我是用“阴谋论”的视角看向百果园老板“教育消费者”的言论的:这应该是老板为了让门

李满谈过去 2025-08-12 17:15:35

我是用“阴谋论”的视角看向百果园老板“教育消费者”的言论的:这应该是老板为了让门店起死回生,而想出来的“奇招”。要知道,去年年底,百果园的业绩公告数据显示,曾是“水果一哥”的他们,已经由盈转亏,门店数量减少近千家了。 “当你即将输掉所有时,最好的方式就是表现得你好像即将赢得全世界!”这是某经里头最经典的一句话。意思是:最后的救命稻草,是膨胀,也就是用极致的方式表达自信。 百果园要“教育消费者”的招,其本质也是极致自信,这种方式在传播学上,能达到极大引发关注、情绪的效果。的确,随着他的“教育消费者言论”的出炉,如今关于百果园的新闻和评论是层出不穷,所谓“黑红也是红”,这一波,百果园可以说是赚足了眼球。 但我想说:如今这种情势下,百果园想靠博取眼球逆风翻盘,几无可能。 百果园的最终结果定然是:“他教育消费者成熟,消费者教育他做人”。 百果园走到今天这种需要“博眼球”出位的境地,纯粹是不清楚自己斤两的结果。百果园是2001年在深圳诞生的,他诞生时,正是中国经济腾飞之时,短短10年,因为时代的红利,他迅速扩张,门店达到300家。2021年,百果园成立20周年,门店数突破5000家。 百果园的发展,是完全踩准了中国经济快速腾飞的时间表。他的成果,是中国居民购买力越来越强,对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的结果。换句话说,百果园刚好走上中国消费升级的快车道。 总有人把时代红利,误以为是自己的实力。只有当退潮时,我们才知道究竟是谁在裸泳。这些年,整个中国,乃至全世界都进入发展停滞阶段,很多人都预感到新一轮的经济危机即将来临。在这种大势下,把时代红利当能力的百果园,并没有迅速去适应时代,也就是“不迎合消费者”,反而另辟蹊径,想要去“出奇招”(教育消费者)试图“起死回生”,这是注定要失败的。 在我看来,百果园唯一的出路只有一个,就是真正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降价同时保证水果质量。当然,这是他最不想做的,他想逆大势,在全民消费水平急剧下降的情况下,依旧书写奇迹(永远赚大钱)。他们把割中产韭菜说成“教育”,就是他们不想走唯一出路而出的所谓“奇招”。 不了解大势的本质,是不了解自己。百果园并不清楚如今中国消费者的整体情况,也不了解自身实际属于典型的“可选消费”的事实。要知道,“可选消费”将意味着:宏观经济下行时,可率先削减。 显然,百果园也并不真正的中国水果市场是啥样,实际上,除了江浙沪缺水果,中国的很多省份,都并不缺水果。拿我此时此刻所在的广西来说,这里的水果就真的便宜到吓人。今年广西龙眼大丰收,我走在路上抬头就是密密麻麻的龙眼,摘都没人摘,目测,即将成熟的杨桃也将迎来大丰收。广西车厘子便宜到哭,菠萝蜜、芒果等等更是价格低到让人怀疑人生。关键,人家是真正的无添加、新鲜啊,很多都是上午摘,下午卖,你百果园怎么跟人家拼? 在市场饱和、经济下行的情况下,你还想赚大钱?这样“理想”(脱离现实),迟早会被浪拍死。要知道,很多高档海鲜都已经开始在门口摆地摊了,就这样还不一定能活下去。你百果园面对如今这经济下行的大势,还端着姿态,甚至端到了天上,你真以为消费者人傻、钱有多? 百果园如果不能踏踏实实地适应大势,想在如今这种局势下靠作妖活,迟早就走向灭亡。大势不行的情况下,保证活着,才有一切可能啊!自降啊,自降,大势之下,自降(放低)才有活的可能。记得吗?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里,唯一完好的,只有跪俑,而它能完好,就是因为姿态够低,能适应任何摧残。 祝试图“教育消费者成熟”的百果园早日放下架子,自降姿态,毕竟,这才是让他们活下去的唯一方式!

0 阅读:16
李满谈过去

李满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