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奔涌万象新# 【聚链成势 从3D打印到“渭南增材制造+”的全国性样本】从2013年全国首家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启动建设,到2024年秦创原增材制造产业创新聚集区扬帆起航,渭南用11年时间,在增材制造赛道完成了一场瞩目蜕变。
走进渭南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采访团在陕西非凡士三维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厅驻足。展台上,精密的航天器零件、个性化医疗植入体模型,无不透着科技质感。一旁,工业级3D打印机正在工作,激光束精准舞动,耗材在高温下层层熔融堆积。这无声的“生长”过程,正是增材制造颠覆传统“减材”加工模式的核心魅力所在。
“传统切削工艺耗时耗材,我们则能一次成型,效率显著提升。”非凡士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这家2017年成立的企业,依托渭南3D打印产业的沃土,已构建起集研发、销售、服务为一体的3D打印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体系。
如今,渭南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已聚集产业链相关企业70余家,构建起覆盖设备、材料、器件、应用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条。其应用已遍及航空航天、医疗、汽车、电子、能源、船舶等众多行业,“增材制造+”全链条产业基础初具规模。这一独特的“渭南增材制造+”产业培育模式,更被国家工信部写入《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成为区域产业创新发展的全国性样本。
在基地另一家企业渭南领智三维科技有限公司,一台智能面部扫描仪吸引了采访团的浓厚兴趣。记者坐上体验椅,一束柔和的白光无声扫过面部。仅需1.25毫秒,电脑屏幕上便清晰呈现出细腻逼真的三维面部模型,连细微表情纹路都纤毫毕现,精度高达0.1至0.2毫米。
“凭借对三维光学测量技术的深厚积累,我们公司产品的应用领域已从服装定制、虚拟试衣、医疗整形延伸至工业检测、材料研究等尖端领域,系列技术与产品序列均拥有完全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公司负责人表示。
以开放生态滋养硬核科技,方能将单点突破锻造成引领浪潮的持久动能。展厅里无声“生长”的金属构件,毫秒间捕捉面容的智能白光——这些都是渭南3D打印产业链上跃动的脉搏,共同为“渭南制造”的未来擘画崭新图景。如今,渭南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已从孤勇拓荒迈向聚链成势,开启了技术创新与产业生态的深度交融。一部融合技术突破、资源聚合与生态共建的产业“进化论”,正在秦东大地蓬勃书写。 #渭南[地点]##留学生沉浸式体验3D打印技术##拉布布在渭南遇见打布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