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1956年盛锡福帽厂完成公私合营,职工们纷纷向原经理祝贺 刘锡三本名叫占恩,号锡三,小名来福,出生在山东省掖县沙河镇湾头村一个普通农家。家里祖祖辈辈种地,他小时候也帮着父母干农活,田里除草收割是家常便饭。后来去私塾念了几年书,学了些基本识字和礼仪,每天背书包走几里路去塾馆,跟先生诵读经典。有一年家乡闹大水灾,河水冲毁堤坝,淹了农田,村民们只好外出讨生活,他也收拾行囊,步行几百里到青岛找机会。 在青岛,刘锡三先在一家外国人开的饭店干杂工,那地方靠近港口,海腥味和饭菜香混在一起。他从早忙到晚,擦桌椅端盘洗碗,手泡水里起皱。几个月后,有人介绍他进德商美青洋行,主要去乡下收草帽辫子。他骑自行车走乡村小路,尘土飞扬,到农户家检查草辫质量,用秤称重记账。几年下来,他摸清了不同产地草料的优劣,还自学了些德语跟老板打交道,脑子越来越活络。 1911年,刘锡三拉表兄芮某,在天津估衣街归贾胡同南口租间小门面,开盛聚福帽庄。店里堆草料半成品,他上手编织草帽,从早点煤油灯干到晚检查成品。资金少,只做草帽,秋天卖棉花,他骑车采购原料,指导工人压型缝边。1925年改名盛锡福,盛意思兴旺,锡从他名字,福来自小名。生意扩大,在南京上海北京等地开20多家分店,每店挂统一招牌,接待顾客测量头围试戴。 盛锡福产品出口欧美,获国际奖项,刘锡三监督用进口机器生产,确保帽子边缘平整。名人题匾如宋哲元写祖国之光,他亲自挂店门。青岛分店1947年在河北路32号开,委派经理刘少卿管,前厅陈列帽子,后院小车间生产。到1969年刘锡三去世,盛锡福成知名民族品牌。 1956年2月,青岛盛锡福发行所跟青岛双凤帽庄、华东缝纫厂、泰记帽社合并谈判。河北路32号厂区会议室里,管理人员围桌讨论资产评估人员安置。外面车间机器停转,工人们等决定。协议签后,大门外贴公告,职工们阅读交换意见。 那天早上,院里堆草帽坯子和毛毡卷,职工们赶来穿蓝工作服袖口卷起。原经理刘少卿副经理张林生站门前,身着灰中山装双手交叉。刘少卿宣读合并内容,人群点头。女工端茶递管理人员,中年男工握刘少卿手腕摇晃表达认可。其他人上前拍肩拱手。 挂新厂牌时,年轻工徒扛梯子上门楣固定木牌,下边掌声响起。职工分组轮流祝贺,有人递纸条记录以往合作。张林生接纸条折兜里,继续交谈。过程一小时多,低声话语笑声回荡。合营后运进草帽机压力机,工人们围观安装技师拧螺丝测试。 生产转出口,职工回岗位操作机器编织检验打包。厂归青岛轻工业局管,脱离天津总号独立,确保帽子质量销泰国东南亚。 公私合营后,青岛盛锡福帽厂调整结构。1960年引入皮帽设备,工人们学新工艺剪裁皮料拉伸缝合,成品销前苏联。1962年青岛会隆缝纫厂并入,人员增加管理人员分配任务,划归鞋帽服装公司。工人们搬材料,缝纫机声不断。 1967年改国营青岛帽厂,同年草帽车间迁威海路207号。新址宽敞,运设备安装压机,规模翻倍。1972年转属二轻局服装皮革公司,更新档案,确保出口订单完成。 1978年恢复原名,中山路141号成商场。1977年省外贸公司拨20万扩威海路厂房,建筑队挖地基浇混凝土,建成增车间。1981年试制帽胎礼帽工艺,技师调模具填补省空白。环球牌女帽获奖如1984年9月轻工业部优质,车间贴奖状激励。 1986年河北路车间改旅社,清理设备装修墙面。同年全国盛锡福联合会成立,北京杜玉荣理事长,青岛李振林秘书长。1988年2月27日中山路店招标承包,李振林中标首例内部招标。1993年改青岛盛锡福实业公司,签文件调经营。1997年10月旅社门头房改饭庄,敲锤装修柜台。刘锡三1969年5月12日去世,企业坚持质量信誉,虽然竞争加剧店面缩小,中山路招牌醒目。
1980年的一天,康生的儿子急匆匆地赶到八宝山公墓,因为他之前接到了一个通知,要
【9评论】【6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