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和印度再发生战争会输的很惨,为什么这样说呢?巴基斯坦已经飘了,并且飘的不知道自己是谁了,难怪很多网友都说 “现在的巴基斯坦简直不是一般的飘”。 最近总刷到巴基斯坦空军用咱们中国的装备,把印度那宝贝得不行的 “阵风” 战斗机给 “办” 了。这事儿一出,不少兄弟热血沸腾,觉得巴基斯坦这腰杆子,硬! 空战视频在社交平台上转得火热:预警机屏幕上的绿点突然变轨,挂着 PL-15E 导弹的战机像抹黑影掠过云层,“阵风” 的雷达还没反应过来,就被锁定的告警声淹没。 巴基斯坦飞行员在电台里喊的 “击中”,成了全网刷屏的口号。 但很少有人注意,视频结尾处,地勤人员给战机换导弹时,工具箱上贴着的 “made in China” 标签 —— 那是导弹导引头的核心部件,国内工厂还造不出来。 印度国防部的会议室里,将领们正对着空战报告拍桌子。 有人把 “阵风” 的残骸照片摔在桌上:“法国人的雷达有问题!” 但更多人在翻另一份文件 —— 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刚提交的 “光辉” 战斗机量产计划,虽然这型战机研发了 30 年,至今故障率居高不下,但生产线就在班加罗尔,战争时能日产 2 架。 墙角的保险柜里,锁着和俄罗斯签的 S-400 防空系统供货合同,最后一批导弹下个月就能运到,用的是卢比结算,不用挤占外汇储备。 巴基斯坦的军费账本摊在总理办公室的茶几上,数字红得刺眼。2025 年国防预算刚过 100 亿美元,其中 40% 要用来维护从中国买的 VT-4 坦克和 “枭龙” Block3 战机。 财政部长指着报表上的外债数字叹气:“欠中国的贷款利息这个月又要逾期了。” 隔壁房间,军方向中国武官打听的消息刚传来:“发动机配件最快要三个月才能到,生产线排期满了。” 俾路支省的爆炸声响彻清晨,分离主义分子袭击了输油管,黑色的油流进沙漠,在阳光下像条凝固的血河。 巴基斯坦陆军的直升机紧急升空,却发现弹药库里的空地导弹只剩 12 枚 —— 上个月刚用了 8 枚打击塔利班据点。 指挥官对着地图骂娘,西北边境的哨所还在求援,说 TTP 的武装分子又逼近了,手里的 AK-47 比他们的步枪还新。 印度的集装箱码头正忙着卸货,从美国来的 “阿帕奇” 直升机零件、从以色列来的无人机芯片,堆得像小山。 海关人员笑着给军官递烟:“法国人的‘阵风’保养团队明天到,带了三个集装箱的备件。” 远处的造船厂,“维克兰特” 号航母正在加装新雷达,工人说 “下个月就能出海”,虽然这航母试航时曾因厕所管道破裂返航,但至少是自己的船,不用看别人脸色。 巴基斯坦的议会又吵成了一锅粥。反对党拿着空战胜利的新闻质问总理:“为什么不用这笔钱修学校?” 总理拍着桌子反驳:“没有国防,哪有学校?” 争吵声里,没人提到俾路支省的学校已经三个月没发工资,老师都跑去当难民了。 军方的代表坐在角落里抽烟,他刚收到消息,中国答应的下一批援助贷款,要等 IMF 的评估报告出来才肯放款。 1971 年的战报复印件在印度档案馆里泛着黄。 上面写着东巴军队投降时的装备清单:200 辆坦克只剩 37 辆能开,弹药库比脸还干净。 历史学家指着这段记录对学生说:“那时巴基斯坦也觉得自己能赢,结果呢?” 学生们盯着地图上孟加拉国的位置,突然明白:战争从不是靠一场空战定输赢,就像打牌,手里就算有两张王炸,没足够的顺子和三带,照样赢不了。 巴基斯坦的飞行员在基地里擦飞机,他摸着 “枭龙” 的机翼,想起教官说的 “体系作战”。 可他不知道,预警机的雷达芯片快到期了,要寄回中国换;也不知道,地勤人员偷偷用普通机油代替专用润滑油,因为仓库里早就没货了。 远处的广播在放空战胜利的新闻,他笑了笑,心里却有点慌 —— 上次演习,导弹的命中率突然掉了 15%,工程师说 “可能是零件老化”。 印度的国防部长在电视上讲话,身后的屏幕上是 GDP 增长曲线:“我们的经济增速是 6.5%,足够支撑任何挑战。” 台下的企业家们鼓掌,他们刚拿到政府的订单,要给军队造 10 万顶新型头盔。没人在乎这些头盔的质量是否达标,至少工厂开着,工人有工资,国家机器就在转。 巴基斯坦的夜晚,边境哨所的士兵望着天上的星星。他听说了空战胜利的事,摸了摸手里的步枪,这枪还是上世纪的型号,弹匣都快磨平了。 远处传来印度哨所的歌声,他突然想起爷爷说的:“1971 年,我们的飞机也赢过,可最后……” 后面的话没说,但他懂。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