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菲律宾显然没有料到中国会拿巴丹群岛开刀!菲律宾总统在印度访问的时候,直接干涉我们的台海问题,声称必要的时候,菲律宾无法置身事外,并且有可能会派遣武装部队攻入岛内,解救岛上的菲律宾人。 此前不久,菲律宾总统在一次出访中,针对极其敏感的台湾问题发表了一番“越界”言论,他公开表示,一旦台海发生事态,考虑到岛上有十五万菲律宾劳工,菲律宾“无法置身事外”,甚至暗示可能会派遣武装力量进入岛内“解救”侨民。 此番言论一出,无疑公然触碰了中国的核心利益红线,中方随即作出雷霆反应,外交部门与驻菲大使馆迅速发出强烈抗议,直指菲律宾言而无信,彻底推翻了其此前声称的“不插手”中立立场。 言语的交锋,很快演变成了棋盘上的博弈,中国的反制行动精准而有力,直接将施压点选在了距离台湾仅二百公里的巴丹群岛,此次中国海警船的部署,绝非简单的路过,更是一次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落子。 在战术层面,这直接回应了菲律宾总统的挑衅言论,以实际行动清晰地传递了一个信号:如果胆敢在台湾问题上轻举妄动,那么你的“后院”也将难享安宁,而在更宏大的战略视角下,中国的举动更是对美国的一次巧妙威慑。 美国正盘算着利用巴丹群岛进行军事部署,以便未来插手台海局势,中国此举无疑先发制人,既打乱了美方的节奏,也警示了菲律宾,莫要以为有美国“撑腰”便能为所欲为。 面对中国的强硬姿态,菲律宾的处境显得颇为尴尬,小马科斯政府的这番表态,本质上是一场豪赌,赌注正是美国的“保护伞”。 近年来,菲律宾全面倒向美国,不仅增开军事基地,还频繁与日、澳等国举行联合军事演习,试图借美国之力在南海地区博取利益,然而,这场赌局的风险极高。 历史已反复证明,从阿富汗的仓皇撤兵,到对乌克兰援助的摇摆不定,美国始终将自身利益置于首位,盟友往往沦为棋子,更现实地看,无论是在黄岩岛还是仁爱礁的数次较量中,菲律宾从未真正占到过便宜。 况且,中国作为其最大的贸易伙伴,一旦双边关系恶化,首先受到冲击的,将是菲律宾自身的民生经济。 这场对峙之所以微妙,还在于它触及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背景,早在明朝文献中,巴丹群岛就曾被明确记载为中国海域的一部分,到了清末,它与台湾岛一同被屈辱地割让给了日本。 二战结束后,日本战败,随即宣布归还这些土地,然而,当时中国正值内乱,民国政府自顾不暇,未能派员实地接收,菲律宾正是在这个权力真空期,趁势将这片群岛实际控制至今。 因此,尽管当今国际社会普遍承认其归属菲律宾,但基于详实的历史文献,中国始终保留着对此地的话语权,这正是中国海警船此次行动的底气所在——在法理上,它们于公海进行巡逻无可指摘,此举既展示了决心,又未给对方留下直接发难的口实。 警钟无疑已经敲响,中国海警专业而稳健的行动,不仅加重了菲律宾本就紧张的海防压力,消耗其有限的资源,更是一次清晰的“摊牌”:任何挑衅都绝非没有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