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遗憾了!”8月9号,陕西4岁的女孩因天气炎热,让奶奶给买雪糕吃,奶奶一连给孩子吃了8根,孩子吃得太多了引起咳嗽,奶奶又给孩子吃止咳药,结果是孩子引起肝脏衰竭引发心肌炎,送到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网友:无知真是害人不浅! 八月初的陕西,太阳把柏油路晒得冒热气。 4岁的小女孩,想起来雪糕的美味,抱着奶奶的腿,央求着买雪糕。 奶奶疼爱孩子,看着孩子汗津津的额头,哪里受到了孩子这么央求,没多想就往小卖部走。 结果,这一买,孩子吃了一根还想吹下一根,奶奶也惯着,孩子想吃就买。 孩子坐在树荫下,一根接一根地往嘴里塞,冰凉的甜腻顺着喉咙滑下去,没多久就把八根雪糕全吃光了。 到了傍晚,孩子开始咳嗽,一声声像是卡在喉咙里,小脸憋得通红。 奶奶找出家里的止咳药,看也没看说明书就给孩子喂了两勺,觉得睡一觉就好了。 可到了半夜,孩子的呼吸变得又急又重,小脸惨白得像纸。 送到医院时,医生说孩子肝已经衰竭了,毒素顺着血液跑到心脏,心肌炎来得又快又猛,抢救室的灯亮了很久,最后还是没能留住这个小生命。 后来才知道,那止咳药里有对乙酰氨基酚,得靠肝脏代谢,四岁孩子的肝只有成人的三分之一大,哪经得住这么折腾。 这事传到网上,好多人都在说,这哪是疼孩子,分明是害了孩子。 有个宝妈说,她公公以前总偷偷给两岁的孙子喂白酒,说能壮胆,吓得她第二天就把孩子接回自己身边带。 再说说郑州那户人家,家里批发了一箱雪糕,塞得冰箱满满当当。 四岁的娃瞅着方便,天天拉开冰箱拿雪糕吃,一周下来竟吃了二十一根。 等家长发现不对劲时,孩子嗓子已经肿得发不出声,连哭都没了声音。 其实不光是雪糕,夏天里这种事真不少见。 有孩子在外面踢完球,满头大汗地跑回家,家长顺手递过冰镇可乐,孩子仰着脖子咕咚咕咚灌下去,结果没过多久就捂着喉咙喊疼。 这是因为运动完血管扩张,冰饮一下去,温差能有三十度,喉咙里的毛细血管哪受得了,就像被针扎破的气球,说破就破了。 有人觉得这是小题大做,说以前自己小时候夏天也吃不少冰的,不也好好的。 可仔细想想,以前哪有这么多花样,一天最多一根冰棍,现在呢,除了雪糕,还有冰奶茶,冰沙,冻酸奶,一天吃好几样,冷东西在肚子里堆着,不闹出毛病才怪。 孩子喉咙刚开始可能只是有点痒,慢慢就充血红肿,再拖下去就会溃烂,就像冬天光脚踩在冰面上,一开始只是麻,后来又疼又裂口子,怎么忍得住。 遇到这种情况,其实不用急着吃药。 运动完先喝点温水,让扩张的血管慢慢平复下来,过半小时再吃凉的也不迟。 要是喉咙已经不舒服了,弄点温蜂蜜水或者冰糖梨汤润一润,比啥消炎药都管用。 现在的家长也难,上班忙得脚不沾地,只能把孩子托付给老人带。 老人疼孩子是真心的,可有时候就是太顺着孩子,觉得孩子想吃啥就给啥,咳嗽了赶紧吃药没错。 却不知道,雪糕吃多了伤脾胃,药吃错了伤肝肾,这些都是藏在“疼爱”里的坑。 就像有的老人总给孩子塞零食,觉得多吃点长肉,结果孩子一口牙蛀得黑乎乎的,换牙时疼得直哭。 这些事说起来都不是故意的,可偏偏就是这些“好心”,最后变成了让人心疼的结果。 带孩子这事,真得细点心。 夏天热,孩子想吃凉的可以理解,不妨切点冰镇西瓜,或者冻几颗葡萄,既能解馋又不伤身。 一根就够了。孩子喊热的时候,先摸摸后背是不是真出汗了,别一嚷嚷就给冰的,有时候他们只是嘴馋而已。 养孩子就像种庄稼,得顺着时令来,不能凭着自己的心意胡来。 老人有老人的经验,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知识,凑到一块儿多说说,多看看,孩子才能平平安安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