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滚出去!”男乘客去上海坐地铁,被本地男子撞到腿部伤口,便好心提醒对方。不料对方变本加厉,用鞋底故意踩男乘客伤口,还用上海话、英语和普通话混合辱骂,字里行间充满上海人的优越感。网友:遇到外国人就不敢吭了。 在上海地铁的一辆车厢里,发生了一件让人目瞪口呆的事情,一个男乘客正好遇到自己的伤口被人不小心撞到,他礼貌地提醒了一下,然而事情却没有就此停息,反而愈演愈烈。 男乘客的腿部伤口还在恢复中,轻轻一撞就让他感到一阵剧痛,按照常理,路人们大多数会道个歉,没什么大不了的。 然而这名本地男子显然并没有这个打算,不但没有歉意,反而愤怒地回击了:“乡下人,滚出去!”声音里带着浓重的上海口音,那语气让人一听就知道,似乎在说着“你不过是个外地人,根本不配和我在一起”。 男乘客心情当然不好,但他还算冷静地说了一句,“小心点,我的伤口在这里,”没想到,这话一出口,那名男子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 他直接把鞋底故意踩在男乘客的伤口上,带着刺耳的咯吱声,男乘客疼得差点站不稳,脸色也变得更加苍白,更让人气愤的是,那男子还用上海话、英语和普通话混合着辱骂,言辞之间充满了对于“外地人”的傲慢和优越感。 这时,周围的乘客见状并没有立刻介入,大多数人都选择了低头或者假装没看到,但也有些人悄悄拿起手机,开始录下这一幕。 这场景让人不禁感到无力,一个本来可以简单化解的冲突,变成了如此恶性循环,男乘客被伤害,不只是身体上的疼痛,更是心理上的一种羞辱。 那句“乡下人,滚出去!”不仅是对个人的侮辱,更像是在提醒每个外地人,他们永远无法真正融入这个城市。 然而,最让人心寒的是,网友们对这件事的反应,有些人觉得,如果遇到外国人,上海人就不会这么嚣张,因为他们知道外国人不会轻易反击,可能也不会在这个场合上站出来争辩。 这种心态折射出一些人对“外地人”和“本地人”的心理距离,事实上这种优越感并非偶然,它潜藏在一些城市的文化和人们的心态之中,或许在他们眼中,外地人永远是“异乡客”,无论是语言、行为,甚至是身世,都不如本地人那般“纯粹”。 地铁车厢的冲突,也反映了一个更大的社会问题,我们常常谈论社会的多元化、包容性,但是现实中,许多人仍然在日常生活中,借着身份、地域、语言等差异来构建自己的优越感。 这种看似无形的优越感,其实带来的是无声的隔阂和冲突,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 当然,这件事也并非完全没有正面影响,当时有不少目击者和网友表示,如果没有视频记录,很多人可能根本不会意识到这种优越感的存在。 通过这场冲突,或许更多人会开始反思,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避免这种地域之间的隔阂,毕竟,无论你是上海人,还是外地人,每个人都是这个城市的一部分,大家共同享受这座城市的繁华和便利,也应该共同承担起对彼此尊重的责任。 回到这件事情本身,男乘客最终还是在车站下车,脱离了这个令人不适的情境,而那名上海男子,则继续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走着,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 对于这个男乘客来说,这段上海之行注定不再那么愉快,无论他是否还会回来,那个受伤的伤口和心里的阴影,恐怕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伴随着他。 而对于我们每个人,这也是一次警醒:尊重他人,尊重每一个身处这座城市的人,不是来自身份、地位的高低,而是源于最基本的文明与礼貌。 通过这样的事件,我们不仅仅是在关注一个地铁冲突的表面,更在审视一种潜在的文化心态和社会结构,希望这类事件能够让更多人看到问题并意识到改进的空间。 信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