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假如普京去世了,战争会不会立即结束?直说吧,普京要是今天在任上去世了,你最好祈祷

假如普京去世了,战争会不会立即结束?直说吧,普京要是今天在任上去世了,你最好祈祷不要爆发世界大战。要知道,普京在俄罗斯可以说是最温和的鸽派了,很多俄罗斯的极端民族主义者都是对其不满的,认为普京太软弱。所以,如果普京死了,上台的必将比普京更加鹰派。 俄乌冲突打了这么久,早就不是单靠某个人就能决定停火或升级的事儿。就算普京真有什么意外,战争也不会突然结束,更不会立刻滑向世界大战,这种认为普京死亡就能立马停战的假设,完全就是把复杂的国际政治当成了过家家。 先说说俄罗斯的权力结构。俄罗斯是有宪法的国家,权力交接有明确的制度规定。当年叶利钦突然辞职,普京以总理身份代行总统职权,过程平稳得很。 这些年俄罗斯的政治体系一直在完善,就算最高领导人出现意外,国家机器也能按宪法程序运转,而极端民族主义者在俄罗斯国内的声音很大,他们现在虽然不是俄罗斯的流政治力量,可一旦俄军在前线受挫,俄罗斯人渴求稳定和秩序的“胜利停战”化为泡影,这些极端派就会迅速将整个国家的民众都裹挟成极端的战争狂人。 俄乌冲突的本质就是北约东扩挤压了俄罗斯的安全空间,是地缘政治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爆发。从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到现在,俄罗斯的核心诉求一直很明确: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保障自身西部边境安全。这个诉求不会因为领导人的变化而消失。新的执政者可能会调整策略,但核心利益不会变。 要是北约和乌克兰觉得自己能抓住俄罗斯内部动荡的时机反攻,那俄乌冲突的烈度大概率会先升后降,但过程会比现在更曲折。强硬派上台初期,为巩固权力、彰显立场,很可能在战场上搞“三板斧”:加大前线兵力投入、升级远程打击力度、甚至动用更多新型装备。 可俄军现有兵力在前线本就吃紧,2023年多次征兵才勉强维持战线,强硬派为了打出更好的战绩,不仅要鼓吹战争言论、扩大征兵规模,还可能会大幅增加远程导弹和自杀式无人机的使用频率,俄军对乌克兰能源设施和后方基础设施的打击也会更加彻底。 这种升级对乌克兰来说压力陡增。乌军现在依赖西方援助的防空系统和装甲装备,若俄军攻势变猛,乌军防线可能出现更多漏洞。乌克兰会更急切地向西方索要武器,尤其是先进战机和远程导弹。 但西方的援助不是无限的,欧洲多国军工厂产能已达极限,美国国会对援助金额的分歧也在加大,乌军能否接住这波攻势,得看西方援助的速度和规模。那么,北约和美国会不会趁机下场?或者直接给乌克兰更加强力的威慑性武器?到时候,这都会让俄罗斯的周边环境更加恶劣。 而俄罗斯周边国家的反应也会呈现明显分化。东欧和波罗的海国家会立刻绷紧神经。波兰、立陶宛这些与俄罗斯接壤的国家,可能加速扩军,2024年波兰军费已计划涨到GDP的4%,若俄罗斯转向强硬,这个数字可能还会提高。它们会更积极地推动北约在东欧部署更多兵力和武器,甚至要求北约永久驻军,这会进一步加剧当地的地区矛盾。 中亚国家的态度则会更谨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这些国家,既依赖俄罗斯的安全保障,又不想被卷入冲突。强硬派若试图强化对中亚的控制,比如要求中亚国家切断与乌克兰的间接联系,可能会引发反弹。 中亚国家这几年一直在搞“多元外交”,和中国、土耳其的合作不断加深,不会轻易被俄罗斯绑定,双方的摩擦可能增多,但还不至于撕破脸。 而俄罗斯与中国、印度等大国的互动会更复杂。这些国家一直坚持劝和促谈,强硬派若无视外交努力、一味升级战争,会让劝和难度加大。 虽然中国和俄罗斯的经贸合作基于互利原则,能源、粮食等领域的合作不会因领导人风格变化而中断,但双方在政治协调上的矛盾却不会不断积蓄,中国虽然会更注重底线思维,避免被卷入冲突,但到底结果如何却不好说。 不过,强硬派的“硬”是有上限的。俄罗斯的经济实力、国际环境、国内民意,都撑不起一场无限制的战争。初期的升级或许能逞一时之快,但时间一长,资源消耗、国际孤立、国内压力会推着政策往务实方向调整。 周边国家也不会坐视冲突失控,北约不会真的派兵与俄军直接对抗,中亚国家会用外交手段保持距离,大国会继续劝和,这些力量合在一起,会给强硬路线套上“紧箍咒”。 只要美国和北约没有因为俄罗斯的内部变动而失了智,进一步挑动全球核大战,那么战争的最终走向,终究要看谁能在实力、耐力和外交智慧的较量中占上风,而不是谁的口号更响亮。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