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公关#北京暴雨致严重伤亡的新闻发布,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
一是,“我怀着十分沉重的心情向大家介绍密云区这次防汛救灾有关情况。”发布会开始,发布人密云区委书记余卫国这样起句。这里要说的是“十分沉重的心情”用得准,表达了足够的悲痛。
二是,“这些老人都与我父母的年龄相仿,却因为暴雨灾害不在了。我们同样也非常难过、深感悲痛。在此向所有遇难者表示哀悼,向家属表示慰问。”将遇难者与自己相连,设身处地,拉近了彼此距离,后面的哀悼和慰问就显得更加痛彻。当然如果在哀悼前加“沉痛”、在慰问前加“特别”修饰,表达效果会更好。
三是,“深刻反思这起事件,我们工作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是态度;“长期以来,养老中心所在镇中心区域,都是安全的,预案没有将其列入转移范围。这说明我们的预案是有漏洞的,我们对于极端天气的认识是不足的”,这是事实;事实加态度“惨痛的教训警醒了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是一句口号,应该踏踏实实落实到措施上。痛定思痛,我们要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面对日益频繁的极端天气,特别是涉及老人、孩子以及身体不便人士,绝不能用传统的思维方式来对待这些问题。平时要加强防灾救灾能力的提高”。如此结论才水到渠成、顺理成章,让人服气。
上述表达加上发布会上发布人数度哽咽,使得整体发布具有事实清楚、态度诚恳、选词准确、表达完整。你别以为这一点不难,对比看下不少灾难事件发布词就可明白:世上无难事,就怕不做事。最难的事情往往就是看上去最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