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87年,退伍老兵赵保群在家午休,政府人员却找上门,对他说:“别睡了,国防部长

1987年,退伍老兵赵保群在家午休,政府人员却找上门,对他说:“别睡了,国防部长张爱萍找了你14年,现在正邀请你去北京呢!” 赵保群一下子从床上坐了起来,思绪将他拉回了十四年前。 十四年前的赵保群只是一名警卫队的小队员。一天,警卫队长找到他,告诉他有一个特殊的看护任务需要他去完成。 那时的赵保群正处于晋升的关键时期,对于这样的任务,他自然是愿意接受的。 而因为要看护的病人“张绪”身份较为特殊,所以组织也给赵保群立了几条规矩,其中一条就是不允许病人与外人接触。 接到任务之后,赵保群立刻赶往了医院。这个名为“张绪”的老人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因为腿上的伤,行走都不是很方便。 本着对工作负责的态度,赵保群开始尽心尽力地看护起了张绪。生活不能自理的张绪照顾起来要比普通的病人麻烦得多。 不仅要时刻注意他的健康状态,及时给他喊医生。平日里喂饭、洗澡、翻身的活基本上也都是赵保群在做。 对于这些生活琐事,赵保群从来不觉得脏或是累,看到张绪在病床上的样子,赵保群也是于心不忍,只希望自己做的事情能够让他快点好起来。 而赵保群无微不至的照顾也让久卧病榻的张绪感觉到了阳光般的温暖,他没想到这个素未谋面的小战士竟然对他会如此地悉心照顾,就像把他当成了家人一般。 后来赵保群与张绪的交流也慢慢增加,从张绪的口中,赵保群得知他是一名红军的老战士,曾经还参与过长征。至于为何更多的细节,赵保群出于对组织纪律的遵守,就没有再多问了。 很快,在赵保群的照料下,张绪的病情得到了好转,不久后便被家人接走出院了。 张绪出院后,赵保群的任务也宣告完成。但完成任务的他非但没有晋升,反而被调离了队伍,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普通人。 后来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赵保群得知了当年自己照料的张绪竟然就是张爱萍将军。而赵保群却并没有借此机会去攀高枝,而是继续自食其力地生活。 另一边张爱萍将军也忘不掉赵保群的恩情,他托人几经辗转终于找到了赵保群。在得知赵保群如今生活过得有些拮据时,他毫不犹豫地给赵保群寄了一百元钱,希望他可以改善生活。 但赵保群却觉得这钱自己不能收,于是他以张爱萍将军的名义,将这笔钱捐给了当地的一所小学,用于给这所小学购置手风琴。 直到这所小学的感谢信寄到张爱萍将军手中时,张爱萍将军在发现赵保群是个多么有风骨的人。 两人在几年间一直都是书信来往,虽然一直没有见面,但早已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友。直到1987年,受到张爱萍邀请的赵保群才动身前往北京。 来到北京之后,张爱萍夫妻二人热情地款待了他。自那以后,赵保群就会时常去北京看望张爱萍。去不了的时候便会写信交流,直到张爱萍去世之前,两人都没断了书信来往。 这是一个开国上将与普通士兵之间的故事,一次任务将两人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虽然身份地位有所悬殊,但是他们却都是善良,重情重义之人,这份情谊让人为之动容。 开国上将张爱萍与普通士兵的患难之交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