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万高铁一票难求,印尼希望延长5倍,我国为啥不接这订单?原因其实很简单: 雅万高铁是中国高铁真正意义上“出海”的第一单,当年拿下这个项目可不容易,那会儿日本高铁也盯着这块肥肉,双方竞争到白热化,为了打开东南亚市场,咱们当时给出的条件确实相当优惠,40年期限的贷款利息才2%,比日本那边的报价低了一大截,简直是贴着成本价在交朋友。 可谁能想到,这条142公里的线路一开通就火得一塌糊涂,到2025年中累计送了超1000万人次,单日最高2.5万人挤着坐,上座率飙到99.6%,连车厢都得加挂到16节才能勉强应付。 就在印尼趁热打铁,想把线路往泗水延长5倍,搞出一条730公里的爪哇岛大动脉时,咱们却摆摆手说不了,这事儿说起来其实一点不复杂,看看账本就明白——现在雅万高铁每年门票收入也就10亿人民币,运营成本却要40亿,还不算那73亿美元建设成本的贷款利息。 印尼自己人都算过,2024年上半年就亏了3.5万亿印尼盾,合着每天睁眼就欠中国银行一百多万,这时候再砸四倍的钱进去,难不成真当中国是冤大头? 而且,印尼朋友的“消化能力”还没跟上,当初咱们手把手教了419个印尼技术人员,到现在能独立操作的也就40个,连日常维护都得靠中印尼联合团队盯着。 要知道延长线得穿过活火山带和泥石流区,当年建雅万段时,工程师为了绕开12座火山,把线路弯成了贪吃蛇,真要扩建,难道指望刚出师的新手去应付?到时候出点岔子,砸的可是中国高铁的金字招牌。 再说了,做生意总得看大环境,印尼新总统上台后,一边盼着中国帮忙建高铁,一边在南海搞小动作,又是联合军演又是提主权诉求。这种时候谁敢把几百亿砸进去?别忘了斯里兰卡的教训,汉班托塔港建完了被人家拿去抵债,咱们可不想重蹈覆辙。 何况印尼的人均月收入才2000块,现在0.53元/公里的票价都快顶不住了,延长线要是涨到0.8元,怕是除了富人没人坐得起,最后还得靠政府贴钱运营。 其实说到底,中国不是不想帮,而是不能再用赔本赚吆喝的老套路了,雅万高铁已经成了东南亚的样板工程,证明了中国技术的靠谱,这就够了,现在咱们更看重的是合作能不能长久,毕竟高铁不是一次性买卖,后续几十年的维护、运营都得跟上。 印尼要是真想把高铁建下去,不如先把现有线路的盈利模式理顺,把技术人员培养好,等条件成熟了,咱们再谈合作也不迟。 说到底,国际工程不是慈善项目,讲究的是互利共赢,中国高铁出海这些年,早就过了靠低价抢市场的阶段,现在要的是能一起赚钱的伙伴,雅万高铁的成功,不在于是不是要建得更长,而在于证明了不同国家确实能通过合作把事干成,至于延长线的事儿,等印尼朋友把账算明白,把环境搞顺了,咱们有的是机会接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