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和学校之间的差异,主要在于教师的水平,但是深层次的差异在于教研活动开展的水平。 这样的观点很多人要提出质疑。学校的教研活动有什么用?不过是做做样子做的过程而已?持这样的观点,我可以根据多年的经验判断,这所学校的教研水平很低。 学校的教师都说自己的教研水平有问题,那么这所学校的教研作用不大。 那些在一个地方持续具有影响力的名校,其实教师学历等各个方面并不比其他学校高很多。就像同样一起师范毕业的老师,因为分配到不同的学校,接受不同的管理,参加不同的教研,5年到10年,他们的教学水平有了天壤之别。 这自然与环境有关,而这个环境最重要的因素就在于教研活动开展的水平。 最能决定教研活动开展水平的是这所学校里的教学管理人员,他们的眼界、经验和对教研活动的细致要求,在慢慢影响着各学科任课教师,从而让课堂教学发生变化,长时间由量变到质变,课堂发生变化,学生发生变化,从而助推了教师的专业能力也发生深层次的变化。 每一所学校都开展教研活动,都组织集体备课,但是教师的参与度和研讨的深度不同,这才是最大的差异。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研活动的组织就是帮助教师提高的过程。如果一位教师长时间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自己感受不到提高,没有成就感,基本上就可以判断这所学校有没有发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