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卡斯特罗来中国大使馆吃饭,在菜园里发现了一个绿色的水果,觉得很奇怪,就摘下来咬了一口,发现这个东西味道还不错,便询问这是什么? 1994年夏天快过完了那会儿,古巴的大Boss菲德尔·卡斯特罗跑咱们中国来串门,到了北京,还在中国大使馆里蹭了顿家常便饭。吃完饭,他在大使馆后院溜达,一不留神溜进了个小菜地,瞅见一种绿油油的玩意儿,从来没见过。这家伙好奇心上来了,伸手就摘了一个,咔嚓一口,还挺甜,挺好吃的!他扭头就问旁边的人,这是啥宝贝?人家告诉他,这不是啥水果,就是咱们平时吃的黄瓜,蔬菜一枚。卡斯特罗一听,眼睛亮了,说要学学咋种这玩意儿,还想带回古巴去。 于是,他就跟工作人员一块儿把整个菜园逛了个遍,从怎么种黄瓜,到黄瓜有啥营养,能干啥用,问了个底朝天。特别是对那些滴水的管子、有机肥料这些现代农业的高科技玩意儿,卡斯特罗那是相当感兴趣,问题一个接一个。逛完了,他还想带点黄瓜种子和技术资料回去,打算在古巴也种上。 咱们中方的工作人员那是相当给力,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说给种子、给技术说明书,还说要派专家去古巴手把手教。卡斯特罗一听,乐坏了,说希望以后中古两国在农业科技这块儿能多交流交流,一起进步。一回古巴,这家伙立马召集了一帮农业大牛,琢磨起怎么推销中国黄瓜种子。你猜怎么着?没几个月,古巴的试验田里,中国黄瓜种子就大获全胜,长得又多又好,古巴人民那叫一个喜欢!这事儿不光让古巴的蔬菜篮子多了几样好货,还给古巴农业技术来了个大变身。 说起来也巧,就这么一次园子里的偶遇,竟然成了中古农业合作的开场白,两国友谊也在这一片片绿地上悄悄长成了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