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冀东抗联总司令高志远去开会,萧克对他说:“配枪不错。”高志远把手枪交给萧克,谁知萧克却下令:“抓起来,杀了!”
高志远这名字在冀东是响当当的,他带队打鬼子有年头了,可没想到,这一去就再没回来,开会的地方早有布置,八路军将领萧克在那儿等着他。
两人见了面,萧克盯着他的随身武器,夸了一句那枪挺不错,他没多想,顺手递过去,突然,萧克翻脸下令抓人,他莫名其妙地被捆了起来。
没过几天,他就被扣上勾结大汉奸吴佩孚的帽子,4月27日和战友李荣久一块被处死了。
这事儿不是简单的一锤子买卖,他从小就生在冀东的土窝窝里,七岁进私塾念书,十几岁回家种地。
他那会儿最喜欢听岳飞、文天祥这种英雄故事,就觉得人该有骨气,等日本鬼子占了东三省,高志远更坐不住了。
1933年和1935年,日本和国民党签了两份坑人的协定,《塘沽协定》和《何梅协定》,把冀东硬生生切走当殖民地。
当地人被小鬼子欺压,日子过得比黄连还苦。一个大汉奸叫刘佐的跳出来巴结日本人,想当土皇帝。
他气不过,1935年他发动了马城起义,把刘佐的梦搅黄了,那年6月,他还听说刘佐要去火车站接日本大官,就偷偷摸过去干掉了他,这下子,他成了冀东的顶梁柱,大伙都佩服他,纷纷加入他的队伍。
1938年10月,鬼子来势汹汹,他带着大部队往西撤,临行前,他还专门开会布置方案,撤退路上一路血战,鬼子的伏击一拨接一拨。
司令员和一百多好汉都牺牲了,等到了平西,几万人的抗联队伍只剩两千多,物资少得可怜,吃饭都成问题。
他急眼了,琢磨着得想办法筹军饷,就派人去联系吴佩孚,想借点粮草弹药,谁知这事儿没成,吴佩孚那阵子被鬼子造谣成汉奸,弄得谁都怕沾他的边,高志远本意是为抗日,却埋了祸根。
这祸根就在那次会场上引爆了,抓了他后,搞了个走过场的调查,硬说他是汉奸,想投靠吴佩孚出卖国家。
消息一出,冀东的天都塌了,他的手下憋屈得要死,大家心知肚明,总司令那是想救队伍,不是叛国。
可萧克不听解释,执行了死刑,结果部队像散了架的树,战士们没了主心骨,有的跑路,有的回老家,没多会儿,队伍番号都给取消了,冀东的抗日力量一下垮了半边天。
回看这段历史,真够憋屈,高志远这样的好汉,没死在鬼子手里,倒栽在自家同志的误会里,他原本可以继续带大伙打鬼子,却因为一个没成事儿的策略丢了命。
冀东老百姓忘不了他,可权力斗争就是这样,一个岔子就能毁了大功业,如今想想,这教训太深了,英雄的牺牲不该被遗忘,我们要记住那些糊涂账,免得再伤了好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