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法国国王一生灌肠2000次,英国女王在舞会上当众灌肠。是什么原因让欧洲贵族们沉迷

法国国王一生灌肠2000次,英国女王在舞会上当众灌肠。是什么原因让欧洲贵族们沉迷至此,就连埃及法老也不能免俗。难道灌肠有什么让人意想不到的好处吗?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在17世纪的欧洲宫廷,灌肠并非罕见之事。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和英国女王等贵族都曾公开或频繁地进行。 路易十四,史称“太阳王”,以其文治武功和奢华宫廷闻名于世。 这位伟大的君主却饱受一种难以启齿的疾病困扰,肛瘘。 这种痛苦的病症源于1685年的一次军事行动。 在恶劣条件下长时间骑马,加上路易十四本人极其不爱洗澡的个人习惯。 导致他臀部靠近排泄口附近的皮肤出现严重病变。 最终形成了令人痛苦的肛瘘。 为了缓解痛苦,宫廷医生们开出了他们最常用的“药方”。 灌肠! 他们认为,含有佛手柑、天使草和玫瑰等香料的灌肠药剂不仅能清洁肠道,还能改善情绪。 甚至美化外表。 在1685年至1686年间,路易十四接受了超过2000次的灌肠治疗。 怎料,这种频繁且往往操作不当的治疗非但没有解决问题。 反而加剧了病情,导致瘘管恶化,疼痛加剧,甚至散发出难以忍受的异味。 1686年9月,当暹罗使者来访时,路易十四几乎无法端坐在王座上,其痛苦表情被当时的版画记录下来。 使者回国后甚至直言国王“闻起来像一头野兽”。 到了年底,国王的病情已严重到影响行走和日常活动。 宫廷医生束手无策,除了继续灌肠和涂抹药膏,别无他法。 在绝望之际,宫廷首席医生建议请一位著名的巡回外科医生夏尔-弗朗索瓦·费利克斯来试试。 费利克斯名声在外,但面对国王的复杂病例,他也不敢掉以轻心。 为了确保手术成功,他进行了大量准备。 他深入研究病情,并认为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复杂病例。 为了试验手术方法,他竟从法国各地监狱运来患有类似肛瘘的囚犯进行手术实验。 不幸的是,许多囚犯在实验中未能存活下来。 经过反复试验和改良,费利克斯最终掌握了相对可靠的手术方法。 1686年11月18日,路易十四在凡尔赛宫接受了这场高风险的手术。 没有麻醉,手术工具是烧红的烙铁和锋利的手术刀。 据记载,路易十四展现出惊人的勇气。 他面朝下躺下,分开双腿,并对紧张的费利克斯说:“像对待普通人一样对待我。” 手术持续了两个小时,过程极其痛苦。 但国王强忍剧痛,一声未吭。 手术结束后,伤口用浸泡过勃艮第葡萄酒的绷带包扎。 这是当时唯一可用的“消毒”方法。 术后恢复并不顺利。 第一次手术后不久,检查发现伤口愈合不良。 不得不进行了第二次更为痛苦的手术。 这次,路易十四在病床上老实躺了一周。 在费利克斯的严密监护下恢复,奇迹发生了! 经过几个月的休养,路易十四已能散步甚至重新骑马。 国王的康复在宫廷内外引起了轰动。 他的情人曼特农夫人欣喜之下,委托创作了一首特别的赞美歌《上帝保佑国王》。 有趣的是,这首曲子后来被来访的英国人听到并喜爱。 他们将其旋律带回英国,填上英文歌词,最终演变成了今天的英国国歌。 而手术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于此。 由于许多宫廷成员不理解国王术后缠在臀部的绷带的真正用途,竟误以为这是一种新的时尚潮流。 于是,用绷带装饰臀部的“潮流”在凡尔赛宫迅速兴起。 贵族们争相模仿,只为紧跟国王的“时尚步伐”。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场成功的手术引发了一场贵族圈的“肛瘘热”。 费利克斯医生因成功治愈国王而名声大噪,获得了贵族头衔“德·塔西”、大片土地和宫廷首席医生的职位。 许多贵族和显要人物,甚至包括那些根本没有肛肠疾病的人。 为了表达对国王的忠诚或仅仅是为了赶时髦,竟然也要求进行类似的肛瘘手术。 一时间,肛瘘仿佛成了像痛风一样的“贵族病”,见面问候甚至流行起:“嗨,今天你通了没有?” 如今,那把为路易十四进行手术的传奇工具,依然保存在法国的博物馆里。 它见证了那段充满痛苦、勇气、荒诞与时尚交织的独特历史。 路易十四的肛瘘及其治疗过程,不仅是他个人痛苦的经历。 也深刻地反映了17世纪欧洲的医疗水平、社会风俗和宫廷文化。 成为历史长河中一个令人唏嘘又忍俊不禁的注脚。 主要信源:(澎湃新闻——熊芳芳:洗浴之殇:瘟疫与路易十四时代的卫生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