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钱包(5) 作者:余水木 刘慧芬走后,张伟军虽说也难受了几天,两人毕竟也处了这么多年,还是有感情的。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张伟军便有了一种解脱之感。没过一个月,就听说刘慧芬结婚了,嫁给了农场那个拖拉机手。 刘慧芬自和那个拖拉机手结婚后,因当天晚上同房时没有见红,这导致其对刘慧芬不是处女的怀疑。尽管刘慧芬以在生产队劳动体力重,干过重活可能挣破了等理由搪塞。后来其夫通过一个远房亲戚了解到刘慧芬在嫁给他之前曾经找过一个对象,这更加深了他的怀疑。于是以此为借口,三天一大吵,五天一大吵。刘慧芬实在受不了这个气,一气之下离婚了。带着女儿回到娘家。 没几年经人介绍,嫁给了一个比自己大十多岁的老光棍。老光棍因家里穷且成分又高,一直没有找到老婆。自刘慧芬嫁过来后倒是对刘慧芬很是疼爱。改革开放后,日子逐渐过得红火起来。 不久,厂里传得沸沸扬扬。有人说:张伟军上学的钱都是刘慧芬家供的,现在他地位一变就翻脸了; 有人说:张伟军把人家姑娘玩腻了,就一脚蹬了; 也有人说:他是当代“陈世美”。 人们开始对张伟军另眼相看,原来向他暗送秋波的几位姑娘见他,也退避三舍,说这人没责任感,靠不住。张伟军一看这阵势,知道这个厂子待不下去了,于是,就委托一个远房亲戚调到另外一个单位。 到新单位不久,厂里一名主管党政后勤机关的马副书记看到张伟军老实肯干,有意招为女婿。于是托张伟军的部门领导给张伟军提亲。张伟军一听是书记的女儿,有点自惭形秽,说恐怕配不人家。但领导说人家姑娘已经见过你了,有想接触了解的意思。 领导大概给张伟军介绍了书记千金的情况,他叫马倩倩,比张伟军大三岁,比张伟军早一年被推荐上的省城一所轻工学院。本来是被分配到省城一个纺织厂的,马倩倩嫌纺织厂工作辛苦,噪声大不去。因为她“老革命”爸爸的特殊关系,被安排在她爸所在的这个专门以生产农用机械为主的厂里。 张伟军当时的想法是只要是城镇户口,有个工作就行,那还想着能高攀上书记的千金,满口答应下来。初次见面的那天,双方被领导约在他家里,领导介绍了他们认识后陪着闲聊了一会,两口子就借机出去散步了。 房子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马倩倩倒是比张伟军大方,用她那两只不算大但很有穿透力的眼睛在张伟军身上脸上扫来扫去,主动问道: “听说你是你们大队唯一考上的大学生,对吗?” 张伟军腼腆地点了点头。 马倩倩直视着张伟军的脸:“你能在恢复高考第一年就上大学说明你的智商不错,如果我们结合了后代的智商就不会差,以后就是拼智商的时代。” 张伟军没想到马倩倩这么直截了当,被说得无言以对,只是尴尬地点点头,随后又摇了头。 沉默了一会还是马倩倩主动打开僵局,又主动地和张伟军聊起来,这时张伟军才抬起头打量了一下马倩倩:双方虽然是坐着,张伟军也能估摸着马倩倩的身高应该不到一米六,比刘慧芬约矮半个头,鼻子扁平,嘴偏大且唇较薄,张军曾在一本书上看过,嘴大且唇薄的女人一般话比较多,喜欢搬弄是非。 每碰到一个女的,张伟军总是神经质地要把这个女子在心里暗暗地和刘慧芬比较一番,这个毛病一直改不了。偏胖,可能是书记家生活条件好的缘故吧。如果单纯以长相来说,张伟军有点看不上马倩倩。 但马倩倩有她的优势,虽说是高中没毕业上的工农兵大学,但也是大学生,有正式工作,而且又有着一个资历不浅的老革命爸爸,这又是刘慧芬不可比拟的,张伟军在心里反复比较、权衡后在领导问他的想法时就明确地表态要和马倩倩谈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