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强硬表态了! 今天,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米尼翁·休斯顿明确表示,美国外交政策是继续“与乌克兰并肩作战”,以致力于乌克兰实现“全面和彻底的停火”。 这话听着挺正义,但细品全是火药味。什么叫“并肩作战”?翻译过来就是“接着打,打到赢为止”。美国嘴上喊着停火,手里递的却是炮弹。 看看数据就懂了。五角大楼最新报告显示,2025财年对乌军援已超320亿美元,比去年还多12%。M1A2坦克、F-16战机、ATACMS导弹,清单长得能当购物节促销海报。 欧洲那边早被拖得喘不过气。德国总理上周还在抱怨天然气价格涨了八倍,法国农民把拖拉机开上香街抗议粮价。可华盛顿的精英们压根不在乎盟友死活,他们的算盘打得震天响。 俄乌战场早成了绞肉机。联合国统计的平民死亡人数突破4万,其中三分之一是孩子。哈尔科夫的废墟里还能找到带卡通图案的书包,而美国军火商的股票又创新高。 最讽刺的是“彻底停火”这个说法。当一方拿着别人给的武器,另一方攥着核按钮,停火条件居然要由万里之外的华盛顿来定?基辅街头现在连红绿灯都没电,白宫却要求他们“战斗到最后一滴血”。 观察家们发现个诡异规律:每次乌克兰反攻受挫,美国就加码军援;每次俄乌谈判有苗头,北约立刻宣布新演习。就像拿着打火机在汽油桶边晃悠,还自称是消防员。 莫斯科的反应比西伯利亚寒流还冷。普京发言人直接放话:“美国越递刀,战争越漫长。”这话不假——俄军刚把义务兵服役期延长到五年,征兵办门口排队的年轻人眼神比冻土还麻木。 说到底,乌克兰人的血根本暖不了华盛顿的政治棋盘。中期选举要讨好军火商,对俄制裁要维护美元霸权,连所谓的人道主义都成了表演道具。那些在战壕里发抖的士兵,不过是报表上的一个数字。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