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唐朝,一个叫马周的书生找袁天罡看相,袁天罡说:你活不过一年!一年后,马周又来了,

唐朝,一个叫马周的书生找袁天罡看相,袁天罡说:你活不过一年!一年后,马周又来了,袁天罡大惊:你将位极人臣,怎么做到的? 

长安西市的酒肆门口总蹲着个怪人,破布衫上沾着酒渍,脚边干饼都裂了口子,可那本翻烂的《诗经》却用粗布包得齐整。

这人一开口就能把《左传》倒背如流,连巡街的老兵油子都要停下嚼两嘴羊肉泡馍,伸长脖子听他讲齐桓公九合诸侯的典故。

马周这名字在清河老家还算响亮,七岁能诵《孝经》,十二岁通《春秋》,可惜爹娘没福气看他出息。

那年博州刺史府里摆宴,他借着酒劲把达奚恕比作篡汉的王莽,当场被扒了官服扔出衙门。

长安城的秋风卷着落叶抽在他脸上时,怀里只剩半壶浊酒,倒是应了那句"落魄江湖载酒行"。

袁天罡在永宁坊摆卦摊那年,长安城里连卖胡饼的突厥人都知道他能掐会算。

马周蹲在卦摊前啃冷饼子,袁老道盯着他眉间青气突然拍案:"书生你印堂带煞,活不过明年上巳节!"

旁边卖胭脂的胡姬吓得铜盆都翻了,马周却咧嘴一笑,沾着饼渣的胡子跟着颤:"正好省了买棺材的钱。"

谁都没想到第二年清明,这个被预言要死的穷书生居然穿着簇新青袍来找袁天罡。

老道手里的罗盘咣当砸在脚背上,他看见马周腰间银鱼袋晃得人眼晕,那是五品以上官员才能佩的进宫腰牌。

原来马周给常何将军代笔的奏折被太宗皇帝看中,连夜召见时在太极殿上侃侃而谈,当场就被授了监察御史。

这故事在《贞观政要》里藏着关键,马周那晚递给皇帝的二十条治国策,有十八条后来成了贞观之治的国策蓝本。

他给太宗算的赋税账比户部还精细,说到戍边将士的苦楚时,皇帝当场把金杯里的葡萄酿泼在了龙袍上。

当代学者在敦煌残卷里发现过更惊人的细节,马周在面圣前三个月,每天蹲在尚书省墙根偷听胥吏们议论朝政。

袁天罡后来在《相书》里偷偷补了段批注,马周眉骨突而法令深,是典型的"寒门贵相"。

这相术术语翻译成大白话,就是穷到绝处才能逼出来的狠劲。

你看他饿着肚子给常何写奏章时,把《孙子兵法》"衢地合交"的道理化用在突厥政策里,这哪是寻常书生能想到的?

长安西市卖酒的老王记得清楚,马周发迹前常赊他的浊酒,有回醉倒在堆放酒坛的草棚里,半夜爬起来借着月光在坛子上写奏章草稿。

那些酒坛后来被老王当传家宝留着,可惜安史之乱时全砸在叛军的马蹄下了。

现在想想,马周要是真信了袁天罡的判词,哪还有后来"马御史夜闯宫门谏猎"的佳话?

这故事最讽刺的是,袁天罡自己后来在《推背图》里留了幅"寒士执笏"的谶图。

有相术研究者比对过,图上人物的骨骼走势和马周画像完全吻合。

敢情老道当年是故意用"死相"激将?马周病逝时太宗停朝三日,亲自把灵柩送到昭陵,那个预言他活不过一年的相士,反倒成了他传奇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