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月5日,寒风刺骨,驻扎在广西永合村的一个日军军官,骑着一匹高大的红马,带着20多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杀气腾腾地向马泗街进发,日军一到街头,就嚷着要酒要肉,要“花姑娘”。
这条街平时挺热闹的,可那天街面上一个人影都没有,老百姓全躲起来了。
那军官骑着大红马来回转,脸上黑得吓人,嘴里骂个不停。
他手里拿着刀,到处找人,直奔黄亮明的家去了。
黄亮明是马泗街的维持会长,小鬼子来了他才当上这差事,乡亲们都觉得他是汉奸。
但大伙儿不知道,黄亮明心里藏着事儿呢。
马泗乡抗日游击队队长早找他谈过话,讲的是救国大义,黄亮明终于醒过来了:不能再给鬼子当狗腿子!那军官闯进黄家门,黄亮明赶紧堆上笑脸,好像啥事都没发生。
这时候,山上的羊角山洞里正开着会呢。
马泗乡游击队几个带头人,莫加星、张作材、单炳刚都到了。
他们知道小鬼子武器厉害,硬碰硬准吃亏。莫加星琢磨着:“咱们得用脑子,不能傻打。”
大家一合计,就定了条妙计:派几个机灵队员扮成伙夫,混进马泗街,借着黄亮明的酒席灌醉那些家伙。
另一边,莫加星亲自带队,50多号人埋伏在达烂坳口,那是鬼子回据点的必经之路。
坳口两旁的山林浓密,刚好藏人。大伙儿悄悄准备着,刀枪磨得锃亮。
有个小伙子低声问:“这法子真行?”单炳刚拍着胸脯:“等他们醉透了,咱们来个瓮中捉鳖!”伏击圈布好,就看街上那场戏了。
黄亮明心里有谱,招呼几个“伙夫”张罗起来。院子里摆上几桌,鸡鸭鱼肉香味喷鼻,酒坛子堆得高高的。
那日军军官一闻就馋了眼,咕噜了几句日本话,坐下来就灌酒。
他拍拍黄亮明肩膀,生硬地说:“你的,大大的够朋友。”黄亮明心里直恶心,脸上还得装着乐呵。
鬼子兵喝得东倒西歪,眼看就快醉了。
可时间不够啊?黄亮明脑筋一转,指着街边一棵高树上的马蜂窝,假惺惺地问那军官:“太君枪法厉害,能让小人开开眼?”
那军官正得意呢,立马招呼士兵开枪,“砰砰砰”一通乱扫,子弹打得满天飞,马蜂窝碎成渣。
耗完子弹,黄亮明又点头哈腰:“太君辛苦,再喝两杯再走!”鬼子没防备,继续灌酒。太阳偏西了,下午四点多钟,这伙人喝得迷糊糊,摇摇晃晃往达烂坳口走。
埋伏点的游击队员个个眼都不眨,张作材趴在大石头后头,手里端着轻机枪。
鬼子军官骑着大红马跑在前头,马一蹬蹄子,越跑越近,50米、30米、10米了!张作材手指一动,扳机却卡了壳。
那军官瞅见石头后有人,唰地抽出手枪。
旁边的彭英眼疾手快,机枪一抬,“哒哒哒”就是一阵扫射,子弹穿心而过。
军官身子一歪,眼看要掉下马。大伙儿一愣神,人呢?地上没尸首,马背上也空荡荡。
那大红马还往前冲,跑出二十多米远。原来那家伙使了个镫里藏身的花招,把身子挂马肚子上。
张作材骂了句娘,又一梭子子弹过去,人马扑通栽进稻田。
后头的日军马夫是个不要命的,直往前冲要救主子。
这一下坳口炸开了锅,枪声响成一片,那军官又连中几枪,彻底没气儿了。
剩下20多个鬼子,一看头儿死了,吓得鸡飞狗跳,有的钻石头缝,有的躲坟堆,连路都不敢走。
游击队的枪子儿追着他们屁股打,天快黑了才狼狈逃回据点。
第二天一早,队员们打扫战场,从军官口袋里翻出张委任状,名字叫伊藤,刚从小官升到大尉书记官,说是侵华有“功”。
这双沾血的手还来不及炫耀,就和他那匹红马一块儿见了阎王。
故事说到这儿,咱们得看看背后的大理儿:侵略者再凶,碰上老百姓的智慧就得栽跟头。
伊藤这号人以为有枪杆子就无敌了,可他忘了老百姓不是好欺负的。
黄亮明这样的乡野人物,被人骂汉奸,却敢玩一手反间计;游击队用几桌酒席就骗倒了鬼子,省得硬拼流血。
这才是抗战的真精神!你说小鬼子怎么就不长记性?他们抢钱抢粮,还糟蹋妇女,把中国人逼急了,大伙儿拧成一股绳,啥花样都想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