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想开了!”2023年,男子身患癌症晚期,无力回天放弃治疗后,他买了一箱啤酒,独自一人喝了起来,身上还插着管子。医生劝他别喝,说喝酒病情更严重,可男子却说:不怕,早死晚死都得死,不如想喝啥喝啥,想吃啥吃啥! 就在去年夏天,2023年7月,他才二十多岁,正是青春年盛、在世上奔前程的好年纪,却被查出了肠癌。 而且医生很遗憾地说,已经到了晚期。 这对任何一个人,都是晴天霹雳。 想想看,一个年轻人,本该有大把时间追求梦想,却突然被推到这样的境地。 内心的打击,身体的痛苦,治疗的艰辛,一下子全压过来,喘口气都觉得难。 他一开始也和多数人一样,想方设法要战胜病魔。 非常积极地配合治疗,医生怎么说就怎么做。 希望总归是有的,谁不想活下去呢? 但日子一天天过去,情况并没有好转。 因为不断输液,手肿得厉害,走路越来越没力气,饭也吃不下,人瘦得脱了形。 他自己最清楚身体的变化,那种虚弱和沉重,别人安慰的话再好听,也难以真正驱散内心的阴霾。 他渐渐明白,这病根子扎得太深,治疗恐怕也只能帮他再撑些时日,痊愈的希望,渺茫了。 躺在病床上,望着天花板的时间越来越长,他开始想,最后的日子难道就要这样在冰冷的病房里熬过去吗? 身体已经这样,继续耗在这里,身心都在煎熬,还有意义吗? 难道不能换种方式,在自己还勉强能动的时候,做点想做的事? 思来想去,他做了一个艰难又坚决的决定:放弃继续住院治疗,回家去。 医生当然挽留他,也反复叮嘱,回家后更要特别注意,饮食也要很小心,这些对现在的他来说,危害极大,可能加速病情的恶化。 他点点头,但心里已有了自己的盘算。 回到家,环境熟悉些,可身体依然沉重。 或许是卸下了那份必须“坚持治疗”的压力,或许是想真正按自己的意愿活几天,他做的第一件事,竟是去买了一整箱啤酒。 他插着还没来得及拔下的治疗管子,光着膀子,身上还带着手术后的疤痕,就那么坐在家里,独自一瓶接着一瓶地喝了起来。 旁人拍下的画面里,他的眼神空洞,透着深深的绝望。 酒的味道,可能在病后就再没尝过。 这一口口咽下的,或许不是欢愉,而是苦涩,是一种被逼到绝境的喘息。 但对他而言,能在彻底倒下之前,按自己的心意喝一杯想喝的酒,这份小小的自由和掌控感,可能就是那一刻对他最大的安慰了。 既然注定要离开,不如坦荡一些,痛快点吃些想吃的,喝点想喝的,走完最后一程。 这个年轻人的选择传到外面,并没有招来太多指责。 相反,很多上了年纪的朋友看了,反而非常理解,甚至有点佩服。 有人说,到了这一步,真是没办法的事了,能想通成这样,也不容易。 与其在医院里耗光所有力气,花光积蓄做一些没多大用处的治疗,受着双重的苦,不如像他这样,在自己熟悉的地方,按自己舒服的方式,把最后的日子过得顺心一些。 有人说,医生的话是职责所在,当然是为他好。 但说到底,命是自己的,路怎么走,主意还得自己拿。 关键是想明白,怎么走才让自己心安。 每个人面对绝境,反应都不同。 有人选择战斗到最后一刻,值得敬佩。 像这个小伙子这样,选择在有限的时间里按自己的方式告别,也是一种活法。 无论生命长短,能够“想开”些,在可能范围内顺了自己的心意,或许就是一份不枉此生的豁达。 如果换成我们自己遇到这样的情况,又会如何选? 也许,能真正让自己心安的,就是最好的答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