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日本投降后,地下党员假扮国军中将接近日军,几次来往之后,竟然说动了一个日军少将,给新四军送去了5车炸药和194挺机枪! 1945年9月12日晚,挂着国军中将牌照的黑色轿车,停在上海的日军军火库外。 华克之坐在后排,藏好微型手枪,摸了摸口袋里伪造的公函,在郑德升提示岗哨换班后,推开车门走了下去。 上海陷入权力真空。16 万日军待国民政府接收,国军主力远在西南,汉奸周佛海趁机掌权,新四军因日军‘只向中央军投降’的命令被挡在城外。 华南情报局骨干华克之深知上海军火库的重要性,他清楚新四军兵工厂缺乏先进炸药,若能获取日军 TNT 炸药,将极大增强新四军战斗力。 郑德升的出现,让这个计划有了希望。 郑德升常年在黑市混,不仅跟日军海军陆战队少将冈田做过军火生意,抗战的时候,还多次给新四军送过物资。 他递给华克之一张泛黄的提货单,说:“冈田现在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他私藏的军火要是被国军发现,那可就完了。” 9 月 3 日下午,华克之穿上量身定制的国军中将制服,在郑德升的陪同下,走进了冈田的寓所。 客厅里一股子浓重的樟脑味,墙上挂着一幅装裱精美的《武运长久》军旗。 冈田少将穿着便服,可腰间还别着指挥刀,刀柄上的樱花纹饰在落地灯下透着暗红。 冈田一见到华克之,就鞠躬说道:“久闻将军在第五战区的威名。” 华克之注意到,冈田领带上有油渍,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侵略者,现在连佣人都跑光了。 冈田接着问:“听说贵军有意招纳皇军旧部?” 华克之端起茶杯,用杯沿挡住嘴角的冷笑,说:“冈村宁次大将已经和蒋委员长达成协议了。” “不过,地方上的实力派也在招兵买马。” 他压低声音,“要是将军能提供军火,将来在南京政府谋个顾问职位,不是什么难事。” 冈田一听,起身走到窗边,拉开窗帘缝往外看,确定没人跟踪后,从保险柜里拿出一份清单,说:“静安寺军火库有 540 箱 TNT,我还私藏了 194 挺九六式轻机枪。” 他的手指在清单上直颤抖,“不过,得由贵军派车来运,我得要重庆方面的接收证明。” 9 月 10 日凌晨,五辆涂着国军标识的卡车,朝着静安寺军火库开去。 华克之坐在头车的副驾驶位,怀里抱着伪造的《军事委员会特别调拨令》。 岗哨的探照灯扫过挡风玻璃,华克之故意把证件举向灯光,让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刘峙” 的签名在光影里若隐若现。 “证件没问题,但必须由冈田少将亲自签字。” 一个日军少尉拿着刺刀,顶住了司机的喉咙。 华克之不慌不忙地掏出怀表,说:“现在是凌晨两点,你们天皇都投降了,还想让我们在这儿过夜?” 五分钟后,冈田的轿车飞快地开了过来。 华克之瞧见,冈田的白手套上沾着暗红色的血迹。心想,这个老鬼子刚才在办公室,怕是又在给谁写诀别信呢。 运输车队走到苏州河的时候,突然被一队国军巡逻兵拦住了。 带队的上尉举着灯笼,凑近驾驶室问:“车上装的什么?” 华克之摇下车窗,把中将肩章凑近灯光:“委员长要的东西,你敢查?” 他另一只手悄悄扣住了手枪扳机。 上尉的目光在肩章和车牌之间来回看,最后敬了个礼:“得罪了,长官。” 车队重新启动,华克之听见身后上尉在骂:“娘的,中将军官怎么会开这种破卡车?” 9 月 12 日深夜,最后一箱炸药装上驶往苏北的货船。 华克之收到陈毅军长的加急电报:“炸药已试验,威力远超预期。机枪分配方案等你回来后商定。” 他点了支烟,看着江面上闪烁的航标灯。 突然想起冈田最后一次见面时说的话:“要是早知道贵军这么重视百姓,我可能就不会选择侵略了。” 三天后,冈田寓所传来枪响。 华克之通过内线知道,日本宪兵正把剖腹自尽的冈田抬上救护车。 冈田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封没寄出去的信,信纸被泪水打湿了。 上面写着:“我终于明白,真正的武士道不是杀戮,而是守护。” 1949 年 5 月,上海解放,华克之作为军代表,接管了原日军司令部。 在地下室的保险柜里,他发现了冈田的日记。 其中一页用中文写着:“1945 年 9 月 10 日,我亲手把 540 箱 TNT 交给了一位真正的将军。他的眼神告诉我,中国的未来,是属于这样的人的。” 华克之的这段经历,是抗战末期隐秘战线上的一个传奇。 他靠着智慧和勇气,从日军手里搞到了急需的武器,还在侵略者心里种下了反思的种子。 他的故事,照亮了那段艰难又充满希望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