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20日,桂系副军长李本一带着部队,大摇大摆地走进南京城接受日伪的投降。日伪官员以为是国府钦差到了,便拼命地给钱献媚巴结。可几天之后,他们全都傻眼了。
1945年8月的南京城,空气中还残留着硝烟的味道,但街头的日本兵已经悄悄换上了训练用的木头枪。
老百姓挤在街头巷尾,眼睛里闪着光,手里攥着鞭炮,就等着那声“胜利”炸响全城,可谁也没想到,第一个大摇大摆进城摘桃子的,竟是个“冒牌钦差”。
桂系悍将李本一带着他的171师,像阵风似的刮进了南京城,这家伙打仗是块硬骨头,在淞沪会战带着一个团死磕日军,最后打得只剩两三百人,硬是给主力部队撕开条生路。
可这回他玩的是场“空手套白狼”,上面明明让他去蚌埠受降,他偏要抢在中央军前头闯进南京。
南京的汉奸们正急得团团转,汪伪政府的宣传部长林柏生、南京市长蔡培,听说“国军大员”来了,赶紧捧着金条地契往跟前凑。
李本一坐在中央饭店的皮沙发上,活像个土皇帝,给这帮汉奸挨个封官许愿,有人献上日军机密文件当投名状,有人直接搬来整箱的东洋古董,这伙人足足捞了七卡车财物,光黄金就有两千两。
其实这出戏漏洞百出,李本一的兵穿着崭新军装不假,可细看番号就知道是桂系杂牌。
真要较真,当时南京周边部队都接到死命令不准进城,就等着美械装备的新六军来唱正戏。
可乱世里头,骗子往往比真货更唬人,日本兵乖乖缴了械,伪政府官员排队献殷勤,连中山陵都让李本一带着花圈大张旗鼓祭拜了一回。
再反观重庆那边,蒋介石看到密报气得摔杯子,侍从室的日记本里记着那句著名的“娘希匹”。
可白崇禧护犊子护得紧,硬是把“擅入京都”的大罪压成记过处分,后来军事法庭装模作样判了五年,老蒋提笔改成十年,结果李本一在苏州监狱逛了几个月就官复原职,转头还升了第7军军长。
这场闹剧把国民党那点烂底子全抖搂出来了,中央军和桂系抢功劳,接收大员们忙着分赃,连正经受降部队新六军都得等这帮人演完戏才能进场。
最惨的是南京老百姓,眼巴巴盼来“王师”,结果发现是群趁火打劫的兵痞,李本一溜走后,物价飞涨的苦日子才刚开始。
而那些掏空家底贿赂“钦差”的汉奸们更傻眼,没过多久就发现真容收大员来了,先前送出去的贿赂全打了水漂。
这场四天的荒唐戏像面照妖镜,李本一后来在衡宝战役被解放军俘虏枪决,可当年他敢这么干,就是吃准了国民党派系倾轧的软肋。
后来解密档案显示,全国16个受降区有9个冒出类似骗局,连日军留下的罐头都被倒卖了好几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