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超过5000万,人均GDP超过3万美元的发达国家只有7个,意大利正是“5030俱乐部”的一员,但随着人口外流与结构改变,叠加经济发展减缓,意大利可能跌出这个以硬核实力说话的阵列,而其饮鸩止渴般的人口、经济政策,对不少急功近利的中国城市具有警示意义。 本地人口外流,外籍人口填充 意大利自2017年起人口持续萎缩,预计到2070年将降至4800万。更糟糕的是,意大利人口结构正在被改变,2023-2024年期间,意大利公民移居海外的人数较2022-2023激增39.3%,同一时期,外国移民入境数量大幅增长,达到31.1%——看似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人口空缺,却造成了严重的文化冲突与外来文化覆盖。 意大利的房地产市场也在发生变化:大量居民正从经济低迷的南部省份迁往大城市,但却不是涌向移居海外人口较多的城市,从而造成一边是人满为患,一边是人口严重外流,产业经济发展受困,城市治理也面临压力,复杂的族群融合及社会冲突难以避免。 从 1950 年至2023 年,意大利累计净移民为 426.71 万人,占全国增加人口的 32.18%,这还没算移民的后裔。按照意大利国家统计局的预估,到2050年,意大利超过4成的家庭将只有1-2人,大部分是意大利本土人口,且将呈垂垂老矣的态势,难以想象这是以传统大家庭文化著称的意大利,而剩余的近6成家庭,由大量的非本土人口转化而来,家庭结构的碎片化将进一步导致意大利产业发展的碎片化。 意大利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或许将为广州、保定等本地人口流失、外籍人口大增的城市敲响警钟。 公共债务较高,南北差距较大 意大利人口结构的深刻变化直接影响到代际更迭、纳税体量、退休年龄、经济走向等方方面面。 意大利公共债务占GDP比重较高,是欧洲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此外,意大利经济发展南北差异较大,北部如伦巴第、威尼托等地区工业发达,经济活跃,是意大利经济的引擎,经济发展达到西欧水准。南部如西西里岛、那不勒斯等地区经济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和意大利北部相比经济相对落后,发展较为缓慢。而关键基础设施的长期投入不足,更无力弥合南北差异。 目前,意大利的平均退休年龄已接近65岁,在欧洲国家里排名靠前,30年来,其退休年龄已累计推迟7年。2024年,意大利的劳动者平均年龄升至44岁,且呈持续增长态势。 经济发展和人口减少,导致意大利不得不继续放开劳动力移民,继2023年至2025年三年期间引进45万名外国工人后,意大利已经批准在2026年至2028年期间再引进近50万名外国工人进入意大利。 在经济学家看来,人口老龄化和出生率下降凸显了意大利吸引外国工人的必要性,有智库甚至指出,叠加人口和经济平衡的因素,到2050年意大利需接收至少1000万移民——只是,移民替代的持续冲击,曾经的美好与浪漫不再,届时的意大利,还是意大利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