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长治,残障男子失去双亲成为孤儿无法独自生活,为了让男子活下去,村书记找到全村农户签订了一份屈辱条约,规定不遵守的给村民挑粪一个月。可20多年来村民却没有一户人家触犯条约的规定! 据中安在线7月23日报道,在山西长治有个小山村,叫黄崖沟,这个地方不出名,但村里有一条特 别的规定,轮到谁家照顾村里的孤儿没尽心的,就得给全村人挑一个月的大粪。 这惩罚听着有点狠,还有点像老一辈那种家法。 可谁能想到,这条规矩一立就是二十多年,全村26户人家没有一户打过马虎眼,更没人真的被罚过。 这个孤儿叫秦海松,今年51岁。 可他的心智,永远停留在10岁,加上天生聋哑,连话都说不清。 那么,村民们为什么都愿意变成守护他一辈子的依靠呢? 时间回到二十多年前,那时候的秦海松刚刚30岁,靠父母和大伯照顾着生活。 可天有不测风云,这三位亲人接连去世,没多久他就成了彻底的孤儿。 没有生活能力的他,几乎一下就陷入绝境。 村民看在眼里,心里都不是滋味。 当时的村书记叫周书记,他看不过去,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希望大家能轮流帮衬着照顾秦海松。 没想到话还没说完,村民们就纷纷点头,那时候的人,心都是软的,知道这事没人管,秦海松就彻底完了。 可光靠一腔热情坚持不了太久,书记心里明白。 所以他想了个“硬办法”:把照顾秦海松写进村规里,谁疏忽了,就罚给全村人挑一个月的大粪。 这个听起来有点狠的规定,村民们却二话不说,一个个按上了红手印。 这不仅是个纸面承诺,更是一份真真切切的责任。 从那以后,村里轮流照顾秦海松,每家轮两天,顺序从来没变过。 时间一到,秦海松就会自己背上包,走向下一个家。 二十多年过去了,他就是这样过来的。 为了让秦海松活得有尊严,村里还给他盖了房、配了家具,帮他申请了五保待遇。 更重要的是,大家不是只管吃饭穿衣,而是真心把他当亲人一样对待,教他干些力所能及的活,让秦海松觉得自己也是有用的。 而这些年下来,秦海松也从来没挨过饿、没受过冻。 照顾秦海松早就成了村里生活的一部分。 吃饭的时候,谁做了好菜都会给他夹点。 小孩子放学回来,总会跟他一起玩耍打闹。 别人问:“他将来老了、生病了怎么办?”村民的回答很干脆:“我们会一直陪着他,看着他老。” 如果生病住院,大家就一起分摊费用,从没人推脱。 这份二十多年的守护,不是靠某个人的热情,也不是靠外面捐款,是整个村子一点一滴撑起来的。 而秦海松虽然说不了话,也不懂复杂的表达,但他心里明白这些好。 秦海松总是默默地帮人干活、劈柴、拔草。 有时候路边摘了野花,也会悄悄送给照顾他的人。 秦海松就像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让人看着心头一暖。 现在的他,耳朵上别着小野花,在阳光下笑得特别灿烂。 这件事被报道在了网上,网友们都在为这村人点赞。 有网友说:“村支书肯定是个好领导,村民也都是很善良。” 还有网友说:““海松”就是村里的“守村人”,村里的人对他就像自己的孩子,这是个充满温暖的村子,生活在这的人都是善良的,也是幸福的。” 秦海松活在村民轮流搭建起来的“26个家”里,也活成了这个小山村最美的风景线。 说到底,那个看似苛刻的挑大粪约定,从来没人真去执行。 它的存在,不是为了处罚谁,而是提醒大家:有些事,一旦答应了,就不能反悔。 信源:中安在线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