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战了,其实是意料之中的事! 柬埔寨知道自己打不过,不仅丢掉了柏威夏寺和茄子山战略要地,还损失了一个陆军师长杜昂。 这位少将军官在普马夸地区的指挥部里被泰军炮弹击中,头部和胸部的重创让他没能撑到后方医院。 消息从泰国媒体《The Nation Thailand》最先传出时,柬埔寨官方一言不发,但越南媒体援引内部情报说,柬军方早已确认了这个损失。 在两国激战正酣时,承认核心指挥官阵亡,等于亲手瓦解前线士气。 没人想到这场冲突会闹到这个地步。 3个月前,泰国总理佩通坦给柬埔寨众议院议长洪森打了通私人电话,语气带着晚辈对长辈的客气。 佩通坦的父亲他信和姑姑英拉在洪森的庄园里还有专门的房间,两家的交情让她觉得,用"叔叔"这个称呼能让边境的摩擦平息下来。 她在电话里说,本国第二军区司令是个"疯子",想把责任推给军方,可洪森转头就把这段精心剪辑的录音发到了网上。 明眼人都看得出洪森想干什么。 佩通坦因为录音事件被泰国宪法法院停职,泰国国内对柬埔寨的怨气像堆干柴。 7月24日凌晨,泰国士兵在茄子山踩雷身亡的消息,就是点燃这堆柴的火星。 不到6小时,泰国军方的"勇士行动"就启动了,F-16战机带着轰鸣声掠过边境,AH-1F武装直升机的火箭弹把柬军阵地炸得浓烟滚滚。 泰军的攻势比预想中猛得多。 他们不仅拿下了争执百年的柏威夏寺,还一路推进到柬埔寨境内20公里,把弹药仓库炸得连响40分钟。 住在附近的村民说,震感像地震一样,孩子们吓得抱着大人哭。 联合国难民署统计,短短四天里,柬埔寨有16万人往内陆逃,泰国那边也有3万边民躲进了深山。 杜昂的死成了战局的转折点。 这位负责争议地区防务的少将,生前总在卫星电话里给金边报平安,那天却没能说完最后一句话。 他的阵亡让柬军指挥系统彻底乱了套,前线部队的无线电频道吵成一团,调兵命令要从首都层层往下传,等传到时泰军早已占了新的制高点。 洪森在金边的战时内阁会议上拍了桌子,但地图上代表己方的红旗,正一个个被蓝旗取代。 柬埔寨首相洪马内那段时间频繁出现在电视上,只是表情一天比一天沉重。 7月27日傍晚,他通过国家电台宣布,第2天要去吉隆坡见泰国代理总理富姆潭。 这个决定让不少人意外——三天前柬军还在喊着"死守每寸土地",现在却要主动坐在谈判桌前。 有人说洪马内是被父亲逼的,毕竟洪森在冲突里一直硬得像块石头,可看看边境传来的战报,谁都知道再打下去,可能连谈判的资格都没了。 泰国那边的态度透着胜利者的从容。 富姆潭在出发去吉隆坡前,先去了茄子山前线,对着升起的国旗拍了张照片。 泰国前总理他信在社交媒体上写:"给我们点时间,好好教训洪森。" 这话里的火气,一半是为佩通坦出气,一半是因为泰国确实占着上风——他们的F-16战机还在柬领空巡逻,海军舰艇也在洞里萨湖游弋,手里的筹码足够多。 中国外交部说"主权争议该和平解决",话里像是在劝泰国适可而止;美国国务卿则警告柬埔寨,再不停火就要重新评估援助;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最忙,一会儿接洪马内的求助电话,一会儿安排会谈场地。 只是这些声音里,没谁真正站在柬埔寨这边。 7月28日的吉隆坡会议开得很安静。 富姆潭和洪马内隔着长桌坐着,身后的代表团成员脸色都不好看。 最后谈成的东西不算复杂:马上停火,双方撤军,再建个联合调查机制。 马来西亚外交部发的声明里没提柏威夏寺的归属,也没说谁该赔偿损失,只写了"未来48小时启动执行"。 有人说洪森这步棋走砸了。 当初要是不泄露那通电话,不把事情闹大,也许杜昂少将还活着,茄子山还是柬埔寨的。 可现在,洪马内带着停火协议回国,国会能不能通过还不一定,边境的老百姓却得在难民营里等着看冬天怎么过。
那么你们怎么看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