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教授吴晓求尖锐指出:你要存钱,银行问你钱哪来的,你要取钱,又问你要去干嘛,这严重侵害人民的隐私权,如果他是一个贪官,自然有中纪委去管,普通老百姓取钱干什么,根本不是银行该管的事。 去银行存点血汗钱,柜员盯着你问东问西,非要你说清楚这钱是打工挣的还是卖废品攒的;急着取几万块给家人看病,却被拦住填表,一笔一笔写清楚打算怎么花——这样的场景,如今在银行柜台越来越常见。 更让人窝火的是,今天这个柜员说拿身份证就行,明天换个人就非得要工资流水,连银行自己都没个准谱。 银行总说这是按规矩办事,反洗钱法里确实写着大额交易要登记信息。 可现在的情况是,别说五万十万,有时候取个三万两万都得接受盘问。 人大教授吴晓求曾尖锐直言:“你存钱银行问你钱哪来的,取钱又问你要干嘛,这严重侵害人民隐私,如果有人昧钱,自然有中纪委管,普通老百姓取钱干什么,根本不是该管的事。” 这话听着解气,却也透着无奈。 银行口口声声说为了防诈骗,可真要洗钱的人,谁会大摇大摆去柜台折腾? 手机银行转账多方便,分分钟就能把钱转得无影无踪。 反倒是那些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人,每次取养老金都得接受一番“审查”,实在说不过去。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种盘问全凭柜员心情。 银行总拿“保护储户”当挡箭牌,说多问两句能发现诈骗。 可真遇到骗子打电话让转账的,银行的系统怎么就识别不出来? 反倒是对正常存取款的老百姓严防死守。 看看国外的银行,人家也查洗钱,但不会让客户觉得像被审犯人。 他们有一套完善的系统,悄无声息地就把异常交易筛出来了,根本不用对着每个储户刨根问底。 咱们的银行明明有那么多金融科技手段,偏要舍近求远,非得让柜员用嘴去“风控”。 银行自己也说这是按规定办事,可规定里明明写的是“单笔或累计超五万登记信息”,没说要像审案子一样追问来源用途。 现在倒好,成了只要见现金就盘问,存也问取也问,好像老百姓手里的钱都来路不正似的。 其实大家都明白,防洗钱、防诈骗是好事,但不能把所有老百姓都当成假想敌。 现在金融科技这么发达,完全可以建一套智能系统,谁的交易有问题自动预警,何必让柜员凭着个人经验乱问一气? 统一标准、明确边界,既能守住风险底线,又能让老百姓存钱取钱时少受点气,这才是银行该干的事。 总不能一边喊着“服务群众”,一边又用各种莫名其妙的规定把群众拒之门外吧。 那么你们怎么看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