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大党领导参观一家印度国产品牌电视机厂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得目瞪口呆。 他本以为能看到“印度制造”的骄傲,没想到所有部件,从电路板、LED屏、膜到开关按钮,全部是从中国进口组装的。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唯一号称本土生产的电视机壳,竟是用中国进口的注塑机制造的,而且还得依赖中国工程师定期来维修。 这位领导全程脸色紧绷,指着一个塑料膜质问:“这个也是中国制造的?”得到肯定答复后,他又问:“要它干什么?”工作人员无奈地说:“增加亮度,我们自己做不出来……” 这事儿瞬间在印度社交媒体上炸开了锅,网友们纷纷吐槽:“这哪是电视机厂,分明是中国部件的组装车间!”其实,这种情况在印度制造业里并不少见。 近年来,印度大力推动“自力更生”政策,可现实却很打脸。 就拿电子制造业来说,印度超过90%的半导体需求都得依赖进口,其中中国占了大头。 像TCL华星、海尔、美的等中国企业,早就瞅准机会在印度设厂,虽然号称“印度制造”,但核心部件如压缩机、发泡料等,还是得从中国进口。 印度连生产塑料壳的注塑机都搞不定。 伊之密等中国企业,在印度专门做注塑机、压铸机的生产和销售,印度本土工厂根本离不开这些设备。 有网友调侃道:“‘印度制造’,就是把中国部件装到中国生产的壳子里,再贴上印度标签。”这种尴尬局面,跟印度政府的政策脱不了干系。 一方面,印度为了吸引外资,给了中国企业不少优惠;另一方面,又想推动本土制造业,结果两边都没讨好。 就拿电视机厂来说,虽然组装环节在印度,但产业链的关键环节都被中国企业牢牢把控,印度只能赚点辛苦钱。 就这,印度还想在半导体领域“弯道超车”,号称今年要推出首款国产芯片,可仔细一看,大多是组装、封装和测试这些技术含量低的环节,离真正的高端制造还差十万八千里。 有印度媒体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自力更生’,成了‘中国依赖’。”不少网友呼吁政府:“别再喊口号了,踏踏实实把产业链搞起来,否则永远只能给中国打工!”不过,也有一些人比较乐观。 他们觉得,印度现在虽然依赖中国,但随着本土企业的成长,总有一天能摆脱这种局面。 就像印度的手机制造业,虽然一开始也是依赖中国部件,但经过几年发展,本土供应链的占比已经从20%提升到了50%。 也许电视机制造业,也能走上同样的道路。 但这条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印度要想真正实现“自力更生”,还得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基础设施等方面下苦功夫。 否则,下次再有领导参观工厂,可能还会碰到类似的尴尬场景——指着某个部件问:“这个也是中国制造的?”而得到的回答,依旧是无奈的“是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