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老蒋一脚踢向妻子,瞬时,妻子捂着肚子倒下了,哀泣不止,蒋母怒了,大骂老蒋,赶快请郎中......
主要信源:(环球网——蒋介石日记曝其与发妻不和 为离婚差点出家(图);新华网——《浙江奉化蒋氏故居保护利用纪实》)
在民国那个乱哄哄的年头,蒋介石的名头响当当,可家里头那些事像团乱麻。
今天咱就拉拉呱,说说他那个原配媳妇毛福梅的事。
老蒋娘王采玉是个硬气人,蒋家原先在奉化溪口开盐铺,日子挺红火。
可老蒋八岁那年爹没了,家当被亲戚抢的抢骗的骗,孤儿寡母守着间破屋子熬日子。
那年头男人十六七就该娶媳妇了,王采玉琢磨着找堂侄女毛阿春当儿媳妇。
没成想人家娘蒋赛凤啐她一脸唾沫:"你儿整天闯祸蹲大牢,嫁过去喝西北风啊?"
这话戳了王采玉的肺管子,她转头就托表哥陈春泉做媒,硬是谈下了镇上毛鼎和家的闺女毛福梅。
毛福梅那时候十九,打小没进过学堂门,就知道三从四德。
听说定了亲,自个儿躲在屋里缝嫁衣,针脚细得跟头发丝似的。
蒋介石那年十四,刚在县里学堂接触到新思想,回来一看定的是裹小脚的旧式姑娘,脸拉得老长。
洞房那晚,他在祠堂跪着不肯进新房,最后还是他娘提着藤条给撵进去的。
小两口过日子像在冰窖里。
毛福梅天不亮就起来熬粥喂猪,把洗脚水端到老蒋跟前都遭白眼。、
有回她怀了身子,挺着肚子端饭进书房,蒋介石嫌烫掀了碗,热汤泼肚皮上孩子就没了。
街坊气不过要报官,王采玉拎着拐杖堵在门口:"蒋家的事轮不到外人管!"
转头拎耳朵教训儿子:"不给我生孙子,休想出门闯荡!"
910年蒋经国出生那晚,稳婆举着血淋淋的娃娃报喜,毛福梅虚脱得只剩半口气,隔壁屋里的老蒋却在收拾行李。
他接到陈其美的信要奔上海。
上海的灯红酒绿迷了蒋介石的眼。
1911年在堂子里遇见唱评弹的姚冶诚,那姑娘杨柳腰水蛇步,唱《黛玉葬花》能让人掉泪。
他二话不说带人回溪口,拍着八仙桌喊要休妻。
毛福梅搂着经国哭成泪人,王采龙抄起顶门杠横在堂屋:"蒋家祠堂只认毛氏牌位!野女人连门槛都别想跨!"
姚冶诚只能在镇上赁间屋当外室,逢年过节抱着礼盒来磕头,毛福梅照旧给包红封。
不是大度,是老规矩"纳妾不破家"。
1921年老太太过世,毛福梅的天就塌了半拉。
老蒋前脚办完丧事,后脚就领回个穿学生装的陈洁如。
这姑娘是上海爱国女校的学生,叽里呱啦讲洋文。
毛福梅躲在灶间抹泪,手里捏着给老蒋补好的衬衣,他昨儿还说领口纽扣松了。
族老们开祠堂会要按家法打老蒋板子,他掏出枪往桌上一拍:"革命军将领的婚事轮不到老古董管!"
真正的风浪在遇见宋美龄后来了。1922年在莫里哀路的花园舞会,宋美龄穿着巴黎定制的银线旗袍,跳华尔兹像只展翅的白天鹅。
老蒋整晚眼珠子没离她身,回宿舍就写日记:"美龄一笑,心猿意马难收。"
追宋家小姐可不易,他特地去基督教堂受洗,咬牙戒了打牌抽大烟。
宋家太太倪桂珍在神户养病那会儿,他提着重礼连守三天院门,最后听得三个条件:信基督、专情、打发前头女人。
休书是1927年登在《申报》头版的,毛福梅攥着报纸在佛堂跪整宿。
老蒋派人传话:"离婚不离家,你永远是经国娘。"
她在离婚书上按手印时,印泥混着血,刚咬破的嘴唇。
老宅的日子照旧过,清明老蒋回来上坟,毛福梅清早蒸好青团放竹篮里,使唤长工悄悄送过去。
宋美龄心里明镜似的,转头让人送两匹苏州缎子,包袱里夹张字条:"大姐持家辛苦。"
蒋经国1937年从苏联回来前,接到母亲最后封电报:"见宋夫人要喊姆妈。"
他去丰镐房请安时,看见母亲房梁上挂着他小时候的虎头帽,针脚都磨平了。
两年后日寇轰炸溪口,毛福梅死在老宅断墙下。
蒋经国在灵堂摔孝盆那天,老蒋远远望着墓碑上的"男经国立"四字长舒气。
宋美龄要见这称呼,该掀桌子了。
宋美龄倒真给鞠了三个躬,珍珠耳环在烛光里晃悠。
十一年后毛家翻开族谱,毛福梅名字底下添了小字"蒋母王氏义女"。
对此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