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44年,美军一潜艇正在东京湾准备救援B-29,突然发现一艘巨大的油轮,正在以

1944年,美军一潜艇正在东京湾准备救援B-29,突然发现一艘巨大的油轮,正在以Z字形航线航行。潜艇追了上去,并发射了6枚鱼雷,这艘被当做油轮的全球最大航母,在首航17小时后沉没了! 1944年,二战进入白热化阶段,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步步紧逼日本本土。这时候,“射水鱼”号潜艇接到了一项任务:潜伏在东京湾,随时准备救援B-29轰炸机可能迫降的机组人员。B-29是当时美军的主力轰炸机,专门轰炸日本工业城市,但飞行风险极高,经常有飞机在返航时坠海。所以潜艇待命救援成了关键一环。 不过,那天晚上事情起了变化。原定的轰炸计划取消了,“射水鱼”号只能在东京湾继续潜伏。就在这时候,艇长约瑟夫·F·恩赖特发现了异常。一艘巨大的船只出现在潜望镜里,以Z字形航线行驶。这种航线通常是为了躲避潜艇侦察,明显是有所防备。恩赖特的第一反应是:这可能是一艘日本油轮。毕竟油轮是日军补给命脉,击沉一艘能让敌人疼好一阵子。于是,他下令全速追击。 追击过程并不轻松。“射水鱼”号开足马力,达到18节的速度,紧咬目标不放。雷达显示这艘船旁边还有护航舰,恩赖特开始怀疑这不是普通货船。但美军情报里压根没提东京湾有日军航母,他还是倾向于这是个大块头的油轮。护航的驱逐舰一度察觉到潜艇,用信号灯询问身份,恩赖特果断保持沉默,继续靠近。 要弄明白这艘被击沉的“巨舰”是怎么回事,咱们得先聊聊“信浓”号的来历。日本海军在二战中损失惨重,尤其是航母,到了1944年已经捉襟见肘。为了扭转局势,他们把目光投向了“信浓”号。这艘航母本来是“大和”级战列舰的第三艘,但中途改成了航母,排水量高达7.2万吨,长度超过260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舰。 “信浓”号的建造过程却是一团糟。日本战时物资短缺,钢材质量参差不齐,工人经验不足,连水密舱门都装得不严实。1944年11月28日,它在横须贺匆匆完工,连基本的测试都没做完就被派出去执行任务。舰长阿部俊雄带着2512名舰员,计划把船开到吴港完成装备。结果刚出东京湾,就撞上了“射水鱼”号的枪口。 这艘航母设计上很牛,能装载150架飞机,装甲也比一般航母厚。但因为赶工,很多系统压根没调试好。比如排水系统漏洞百出,螺旋桨还老出故障,导致航速最高只有15节,比设计值低了一大截。更要命的是,它的隐秘性也不行,Z字形航线虽然能防潜艇,但庞大的体型在雷达上根本藏不住。 11月29日凌晨3点17分,追击了大半夜的“射水鱼”号终于逮到机会。“信浓”号在Z字形转弯时露出破绽,恩赖特果断下令发射6枚鱼雷。4枚精准命中右舷,炸开了巨大的缺口。爆炸威力巨大,海水像开了闸一样涌进船舱。 “信浓”号的舰长阿部俊雄一开始没太慌。他觉得这艘巨舰体型大,应该能扛住几枚鱼雷,命令继续航行。可现实很快打脸。由于水密舱门没关严,海水迅速扩散,排水泵又不起作用,舰体开始倾斜。损管小组忙得焦头烂额,但怎么堵都堵不住。几个小时过去,倾斜越来越严重,甲板上的东西全滑到一边,船员乱成一团。 护航的三艘驱逐舰想靠过来救人,可大浪和混乱让救援成了空谈。到了上午11点,“信浓”号彻底撑不住,完全倾覆沉没。1435人随舰沉入海底,包括阿部俊雄,只有不到一半人被救起。从离开横须贺到沉没,总共才17小时,成了史上最短命的航母。 “信浓”号的沉没对日本海军来说是雪上加霜。1944年,日军在莱特湾战役中已经损失了一堆航母,“信浓”号是他们最后的希望之一。结果还没上战场就被干掉,直接让日本在太平洋的制空能力跌到谷底。反过来,美军这边士气大振,恩赖特因为这次行动拿到了海军十字勋章,“射水鱼”号也成了传奇。 更讽刺的是,美军一开始还不知道自己击沉的是啥。战后才确认这是“信浓”号,而不是什么小型航母。这场胜利纯属意外,恩赖特的判断和果断起了关键作用,要是他犹豫一下,可能就没这出好戏了。

评论列表

随便看看
随便看看 5
2025-07-07 17:05
后期日本飞机和飞行员都没得了,实际没什么用
用户10xxx52
用户10xxx52 4
2025-07-07 16:21
信浓号实际对美军没啥威胁
刘锐旭
刘锐旭 2
2025-07-07 17:36
天皇一家用这艘航母换得了平安。
用户10xxx34
用户10xxx34
2025-07-07 19:06
“信浓”号由于建造工程并未完成,导致防水作业充满缺失,也没有一位船员熟悉内部构造。即使是已经搭船数月的船员,在该舰中弹后仍然陷入混乱,未能紧急处置。另外也有着因为船身倾斜,造成左舷注排水阀从海中上浮,无法增加注水的观点。 但也存在反驳此观点的意见,认为即使出港前未进行倾斜复原测试,也不知道电源经过多大震动就会故障,实际上也是故障导致排水泵无法运行。加上赶工造成的负面影响,螺帽没有栓紧螺栓,防水舱口也有两厘米的缝隙。受到命中右舷舰尾的鱼雷冲击所影响,舰首部分的铆钉开始进水。加上邻近的气密检查没有实施,故“信浓”号竣工一说实际上是有名无实,根本是一艘未完成的舰船,可以说在被鱼雷命中时就注定要沉没。 牧野茂设计之初以“大和”级被一枚鱼雷命中时无须脱离战列、两枚时依旧有着战斗力、三枚时也不会沉没、还可以返回基地的方针来计算其进水量,未充分考虑被四枚命中的状况,牧野后来曾经言道:“不忍断定“信浓”号沉没的责任全是因为防水工作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