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号大全!!!
国学黄夷则
2025-02-08 15:09:14
古人的姓名称谓较之今日复杂得多。古人有取字号的习惯。
[种草R][种草R]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幼年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
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都存在一定的联系。
有两种情况:①“名”和“字”词义相近或“字”是对“名”的进一步阐述。如:屈原名平,字原,“原”是宽阔平坦的意思。
②“名”和“字”意思相反的,如:韩愈,字退之。后人取字,通常是以两个字为“字”,如诸葛亮字孔明。
[种草R][种草R][种草R]人的称谓分为如下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直称姓名。
a.用于自称,如“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b.用于作者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c.用于作介绍或作传,如“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第二种情况是称字、号、斋名、谥号。
这是出于对被称呼者的礼貌和尊敬,如“东阳马生君则”,“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这是称字。“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这是称号。称谥号的,如称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自然也有称斋名的,如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
第三种情况:称官名、爵名。如全祖望称颜真卿为颜太师、文天祥为文少保,黄宗羲称左良玉为宁南。
第四种情况:称籍贯。如梁启超称康有为为南海。
[星R][星R][星R][星R]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