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知识】昔日灾害“冻雨”,今日水晶“雨凇”
地理单之蔷
2024-12-11 18:32:10
在我国南方的某些区域,一场冻雨过后,地上的树、草、灌木就像冰糖葫芦一样裹上了一层“壳”,晶莹剔透。这叫雨凇,它和云瀑、潮汐树一样,也是一种新命名的景观。我们的图片编辑王宁去江西正逢一场雨凇,拍了一些图片……
雨凇是暖空气“加塞”造就的奇观。这种景观在贵州、湖南、江西较为常见,因为冻雨在这些省份比较容易形成。只有“三明治”一样的冷空气,才会造就冻雨:冷空气与暖空气在此僵持,形成准静止锋,暖空气“加塞”,像楔子一样插入到冷空气中,把冷空气变成三层。上面一层低于0°C,生成冰晶、雪花;中间一层是高于0°C的暖空气,使上层落下的冰晶、雪花融化;落到下层冷空气中,温度又降低,但没到重新结成冰晶、雪花的程度,只是变成了过冷水,接近结冰又没结冰。因为过冷水下落时没有遇到凝结核,所以形不成冰。但过冷水在下落接近地面时,碰上树、灌丛、草之类的地面任何东西,马上就在这些物体的表面形成透明、包裹物体的“冰衣”,这就是雨凇。
我们熟悉的雾凇是空气中饱和的水汽在低于0℃的树木枝干等物体表面发生凝华现象所致,而雨凇的成因则是冻雨,它的密度也比雾凇大得多,落到电线等设施上往往会将物体摧折。在搜索栏里打上“冻雨”,得到的结果多是气象灾害;而“雨凇”,则多被冠上了“美”的形容。冻雨带来的灾难不能否认,但它也带来了雨凇这样精巧美丽的景观。
0
阅读:2
抱琴呈
p2乍一看以为是水果冰糖葫芦
豆友dddd
美丽的事物往往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