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一个地方最简洁的方法之一:吃小吃

地理单之蔷 2024-11-04 11:17:10
我曾在厦门一家小吃店吃小吃,先上来的是“海蛎煎”,海蛎也就是牡蛎,“海蛎煎”有的说最好用蚝仔煎。现在中国沿海大量养殖生蚝,生蚝多的很,因其味道鲜美,故最常见的吃法是生吃,生蚝就是大一些的牡蛎。不知道现在中学语文课本里还有没有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故事以孩子的视角讲述,孩子的叔叔出国了,家里一直在讲他在海外发大财了,盼望见到他。后来一家人出国度假,在一条游船上看到叔叔,他正在船上叫卖生蚝,显然没有发财,于是一家人竟然装作没有看到他……这是“海蛎煎”让我想到的第一个故事,没想到当地人的讲法竟然扯到了“海禁”。明清以来长达300多年的海禁,渔民不能出海打鱼,沿海妇女只好到海岸边,尤其是河流入海口的地方摸海蛎。 第二个上来的小吃是“土笋冻”,其实与笋无关,而是用一种海洋生物“沙虫”做的。沙虫晒干的模样像笋干,这可能是这个小吃名称的由来。记得有一年我去湛江,那边把沙虫挖出来用油炸着吃,没想到还能像猪肉皮一样敖冻。看来小小的沙虫胶原蛋白还很丰富。 第三个上来的是“鱼丸汤”,有五个鱼丸。鱼丸、鱼饼,都是鳗鱼、鲨鱼、马鲛鱼及淡水鱼的鱼肉剁成蓉,加淀粉搅拌做成丸状、饼状。有的包馅,鱼丸鱼饼营养肯定丰富,但我对鱼丸、鱼饼的主要印象是它们的弹性,就像吃鲍鱼和海参,都要有种“弹牙”感。 第四个“五香卷”,我觉得地方特色不多,北方人也可以做,但是北方还真没有,这是用“豆皮”包裹一些精肉、葱、圆葱等,有南方特点的是用上了“荸荠”。“荸荠”是一种神奇东西,是水果还是蔬菜?但是我知道像扬州狮子头若是没有荸荠就不会松软鲜香了。 肉粽上来了。这种肉粽我吃过好多地方的。但对厦门的肉粽不太了解,只见切开一看,里面有肥肉,有点像哈尔滨红肠。不知道肉粽起源何方? “花生汤”上来了,花生还能做汤?用勺子捞起见花生分成两瓣,以为是油炸脆的一吃竟是面的。有点看着像吹风机,一用原来是剃须刀的感觉。 最后上来的是老板说的最受欢迎的沙茶面。沙茶酱,沙茶面,都有沙茶。据说沙茶是一种酱,用花生酱调制而成,但我不太习惯沙茶,就像吃海底捞也不用沙茶调料一样。沙茶面确实没吃出特别之处,其鲜味大约是其中的贝类和虾带来的吧。 最后看到两个盘子都有裂纹和蹦边。这才感觉到路边大排档的特点:餐具有破损,味道贼鲜美。

0 阅读:2

评论列表

灵感是个好东西

灵感是个好东西

2
2024-11-20 13:24

想到了以前在台湾那边的蚵仔煎不知道区别大不大

好爱吃饭

好爱吃饭

1
2024-11-20 12:37

想去沿海地区吃海蠣煎!

P、

P、

1
2024-11-20 11:39

特别特别爱吃蚵仔煎[doge][do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