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司马懿发动的高平陵之变?历史负面影响远远大于正面影响
公元249年2月5日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以谋反的罪名将曹爽其党友何宴,丁谧,邓飏,毕轨、李胜、桓范等诛灭三族。
司马懿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其实他的一生遭受过许多猜忌,曹丕,司马睿重用司马懿的同时也对他进行了防范。
但司马懿有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愿意忍辱负重。特别是曹芳继位以后,兵权被夺走,被曹爽打压,但他一直在积蓄力量。他将权谋之术应用到了极高的境界。
还有就是曹氏宗亲,曹爽真的是太无能了,完全没有魄力。当时司马懿只有3000兵马,是私下让司马师养的死士发动政变。但兵马大权掌握在曹爽的手里,他完全有能力昭告天下兵马勤王。
曹爽就是一个贪生怕死之徒,享受惯了富裕的生活,根本就害怕司马懿的威力,他也没有政治头脑,太天真了,他以为司马懿,在洛水发誓说只要他交出兵权,就会给他一个富贵的晚年。
曹爽完全错过了反败为胜的机会,错误的信任了司马懿,主要还是曹爽个人政治能力不行,还有没有那种平叛的魄力。
结果回到京城以后,曹爽前面被圈禁,后面就被诛灭了三族。
司马懿只要得到机会,他完全就不会放虎归山,会给对手最沉重的打击,这就是司马懿的心狠手辣之处。
司空王陵原来是支持司马懿发动政变,但看到司马懿后来的野心,讨伐司马懿。司马懿前面是安安抚王陵,说赦免王陵的罪,后面又派大军将王陵捉拿。司马懿最喜欢的就是这种出尔反尔的策略,先安抚敌人,后面就将敌人逼死,王陵被逼服毒自杀,还有让楚王曹彪逼自尽。
其实如果认真研究司马懿,就应该想到司马懿的狡诈,他从来就不是一个宽厚的人,而是一个心狠毒辣的人。
曹丕时期派司马懿征讨辽东,司马懿攻破城池以后,将公孙渊斩杀,还有将高于马背的男性全部斩杀,这是多么残忍的行为。
后来的君王为什么会对老臣严加防范,就是从司马懿这里得到的例子,当时司马懿已经70岁了,依然有反叛朝廷的野心。
所以朱元璋当时要将已经76岁的李善长处死,李善长看来是行将就木了,但仍然是不放心,他就是从司马懿那里得到的教训。
司马懿的行为对于历史有极大的影响,导致后来很少有老臣可以得到善忠。
司马懿的残忍屠刀给后来的历史带来影响,后来历史政变都是血淋淋的,成功的一方都会将对手赶尽杀绝,甚至夷灭三族。
司马懿的行为,给后来的历史政变带来了更多的血腥,造成了更多人员的伤亡。
司马懿出尔反尔,让后来的历史,人们再也不敢相信誓言,让春秋以来建立的君子信用系统变得崩塌,更多人只相信锋利的屠刀。
season in sun
所以这个人其家族不得好死,被刘裕将其所有后世子孙杀绝!其建立的晋也是中原最可耻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