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只是表象,你只是不想被打扰

飞翔光华同学 2024-05-28 16:29:51
1⃣ 今天下午我在楼下一家小吃店吃粉,落座后等的过程中,打开一篇文章阅读。 服务员把粉端上来后,我边擦拭桌子,边继续看文章。由于要把擦拭后的纸巾扔进垃圾篓,而垃圾篓可能被上一位顾客挪远了,于是我使劲伸长着腿去把垃圾篓勾过来。 因为还稍微费了点劲。在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这个动作在别人看来,应该是挺懒的吧,我只要一起身,垃圾篓很快就踢过 来了。 而我为什么不愿起身? 对啊,因为此刻,我不想打断我正在看的这篇文章。 2⃣ 这时,联想到生活中那些我们以为 「懒」的表现,仔细去看它的底下,好像都有“不想被打扰”的动力在阻扰着。 比如,我基本上所有(冷链除外)的快递都是让快递员放在驿站,然后晚上集中一个时间拿回来,我不想一个快递下一次楼。 看上去好像是我懒得下楼,但相比我去驿站拿,其实还是省力了很多,主要的原因是我不想我在做事的过程中,被一个个快递所打断。 有相关研究表明,在不同的项目之间切换,会消耗(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为当你重新投入一个事项的时候,就跟很多电器一样,启动的时候要消耗更多的电量。 3⃣ 如果刚才这个例子是比较现实层面,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那那些懒得收拾屋子,让家里堆满了垃圾,到处都是灰尘,以及脏衣物的人,又如何解释呢? 其实底层逻辑也是类似的。 我们看到的是他们懒,但这种 「懒」表象下面,是严重缺乏自我照顾的能力。 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来理解,一个成年人(本来是具备自我照顾的能力的)严重缺乏自我照顾的能力,潜意识的动力是,还不想跟那个之前一直照顾自己的人(内在客体)进行分离。 如果他去清扫、打理,就意味着他得从这个「共生」的关系当中出来,而那些本由照顾者干的活被我干了,也是在象征层面把照顾者 「杀死」了。这些,都是他一万个不情愿的。 👉对于每一个生物来说,Ta所有的行为都一定是趋利避害的。懒也如此。 只有去看到 「懒」的底下是什么,理解这个 「懒」,而不是用一种评判、苛责的态度负面地、简单粗暴地去定义这个行为, 「懒」才能获得解放。

0 阅读:1

评论列表

芋圆烧仙草

芋圆烧仙草

2024-05-29 19:26

不想被打扰就是懒?我可不这么认为

台儿

台儿

2024-05-30 00:47

不想被打扰,其实是现代社会的孤独病。我们都在用懒惰来掩饰内心的不安和孤独

飞翔光华同学

飞翔光华同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