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不当"毁"一生!儿童禁药名单出炉,每一个父母都应该知道

李可乐知识分享 2024-03-20 08:49:20

几乎每年,都会有孩子生病后吃错药酿成大祸的新闻,特别是一些新手父母,在面对孩子生病时,往往会陷入认知和思维的误区,比如说“同样的病,成年人吃的药,孩子吃也可以。”

于是在匆忙之际,孩子吃错了药,结果疾病不但没有被治好,反而因为药物毒性身体健康变得更差了,正值呼吸系统疾病高发的春天,这些禁药千万不要让孩子们再吃了,家长们可以看看。

一、一文说清,这些“禁药”名单,别让它们成为孩子们的悲剧

☞止泻药

小孩子腹泻的原因很多,可能是肠胃感冒、消化不良,也可能是每年“如期而至”的诺如病毒,而治疗小儿腹泻的药物非常多,我们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服用,不过下面这三种止泻类药物,小孩子是万万不能吃的。

① 复方地芬诺酯(2岁以下禁用)

地芬诺酯,本身是哌替啶的衍生物,那么看到这里许多家长可能就会明白了,哌替啶又被称作杜冷丁,其是临床上常用的镇痛麻醉药物,和吗啡结构相同。

因此,地芬诺酯本身也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存在依赖性,也就是容易成瘾,并且地芬诺酯非常容易导致孩子出现阿托品样中毒,表现为发热和皮肤潮红等症状。

② 药用炭片(3岁以下禁止长期服用)

临床上,药用炭能够吸附导致腹泻的刺激物,减少肠蠕动和肠壁的刺激,以此来完成止泻的目的,但是这种药物吸附作用非常强,并且没有选择性。

也就是说不是只吸附致病物质,它看见什么吸什么,因此会降低胃蛋白酶和胰酶的活性,对于小孩子来说,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从而使得营养不良。

③ 罗哌丁胺(2~5岁以下禁用)

按照我国相关规定,两岁以下的孩子不能服用这种药物,五岁以下的孩子不能服用盐酸罗哌丁胺胶囊。

其实和地芬诺酯类似,罗哌丁胺的化学结构类似于哌替啶,但是罗哌丁胺的药效相对于地芬诺酯更强,因此这种药物对于儿童来说副作用更大,包括麻痹性肠梗阻和急性肾衰等。

过往世界范围内有许多新生儿服用罗哌丁胺致死的报道,所以一定要对小孩子限制使用。

☞驱虫类

虽然近年来随着环境卫生的提升,驱虫药用的已经越来越少,但是这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① 阿苯达唑(2岁以下禁用)

理论上来说,两岁以下的宝宝接触虫卵的机会非常少,一般来说不需要药物治疗,而且这个阶段的孩子肝肾发育都不完善,不必要的药物治疗,只会对肝肾造成额外的负担甚至损害。

② 噻嘧啶(2岁以下禁用)

这类药物对人体,特别是儿童有着潜在的神经毒性和肌肉毒性,即便是成年人也不能长时间或者大量服用,更别说孩子了。

③ 左旋咪唑(儿童禁用)

过往临床用药中,左旋咪唑造成脑炎综合征的风险较高,所以临床上现在已经用的非常少了,儿童更是要禁用。

☞解热镇痛药

小儿发烧应该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了,而解热镇痛药,也是孩子们用错药的“重灾区”。

① 阿司匹林(3个月以下儿童禁用)

阿司匹林是临床上最常使用的三大药物之一,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发现阿司匹林副作用也并不小,比如许多成年人服用阿司匹林会出现消化道出血。

而对于孩子来说,阿司匹林可能会造成瑞氏综合征,这是一种急性脑病,致死率高达50%。

② 毗罗昔康(儿童禁用)

作为非甾体抗炎药,毗罗昔康和美洛昔康更容易引起严重的皮肤副作用,对于发育不完全的孩子来说,这更是要避免的。

③ 尼美舒利(12岁以下儿童禁用)

尼美舒利同样是非甾体抗炎药,但是它容易引起无症状的急性肝损伤,对于肝脏发育不完全的孩子们,这种损伤往往会致命。

☞抑酸类药物

抑酸类药物往往应用于胃病的患者,其使用时副作用往往也不小。

① 西米替丁(16岁以下儿童不建议使用)

西米替丁比较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因此具有一定的神经毒性,所以小孩子服药后容易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② 雷尼替丁(8岁以下儿童禁用)

相对来说,雷尼替丁的副作用没有西米替丁那么大,但是雷尼替丁也被爆出过会造成肝细胞性肝炎,虽然这种情况是可逆性的,但仍然存在致死风险。

☞抗过敏药

抗敏药物也是孩子们常用的,同样也是家长们最容易用错的药物之一。

① 酮替芬(三岁以下儿童禁用)

目前临床上给出的解释是,酮替芬对于三岁以下儿童的风险是未知的。

酮替芬是一代抗组胺药,这类药物普遍的共性是容易穿过血脑屏障,抑制患者中枢,而且能够抑制胆碱能,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部麻醉作用。所以患者服用后容易出现嗜睡和烦躁不安,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更甚。

并且,这种药物可能会造成患儿出现心脏传导阻滞、心律失常等致命的副作用,此前有学者已经证明一代抗组胺药物中的扑尔敏和异丙嗪,会造成患儿睡眠结构紊乱,而酮替芬很可能也存在这种风险。

② 异丙嗪(两岁以下禁用)

过往临床案例证明,异丙嗪对婴儿的副作用非常强,患儿可能会因为中枢抑制而出现急性呼吸抑制发生死亡,并且异丙嗪对肾脏负担较大,容易造成患儿出现肾功能不全。

③ 阿司咪唑(12岁以下儿童不能用)

阿司咪唑和特非那定两种药物,能够引起人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骤停,因此,许多医疗机构不再使用这些药物。

④ 氮卓斯汀(12岁以下儿童禁用)

目前,临床上关于12岁以下儿童口服氮卓斯汀的安全性不明确,因为氮卓斯汀同样具有中枢抑制作用,很容易引起患者发生嗜睡和眩晕。

☞其它药物

① 喹诺酮类

这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抗生素之一了,代表性药物诺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但目前临床上不建议未成年人使用这类抗生素。

因为在过往多种幼龄动物实验中,科学家发现喹诺酮类抗生素,可能会造成患者发生骨关节病变,从而造成骨组织的损伤,对于发育期的孩子来说,这类药物可能会给孩子造成永久性的骨损伤。

② 氨基糖苷类

这类药物代表有庆大霉素、链霉素和阿米卡星等,同样被人熟知。

目前药物说明书中,明确指出新生儿和早产儿不能服用,而卫生部也有相关规定,六岁以下儿童禁用这种药物。因为孩子们的肾脏组织没有发育完全,这会延长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半衰期,从而造成肾脏疾病,最严重可致使药物性肾衰。

③ 含可待因类

可待因类药物属于弱阿片类麻醉药物,能够治疗轻度到中度的疼痛并且镇咳,最常见的药物就是止咳糖浆了。

但是,可待因本身具有成瘾性,服用多了甚至有致幻作用,因此许多患儿会对这类止咳糖浆服用上瘾,过往也有新闻称高二学生偷家里的两万元去买止咳露狂饮.......

因此从2013年开始,全世界开始限制含可待因的药物的使用:

• 2015年,欧药局禁止12岁以下儿童使用可待因制剂,不推荐12~18岁儿童使用。

• 2016年末,我国药监局规定12岁以下儿童和哺乳期妇女,禁用可待因制剂,12~18岁儿童不推荐使用。

总之,孩子生病是大事儿,但是如何吃药是更重要的,建议再小的疾病,家长都不要在不确定的情况下给孩子服药,而且在医生那里拿过药后,一定要遵医嘱。

那么,如果真的不小心吃错药怎么办呢?

二、孩子服错药怎么办,吐是关键!

首先,要弄清孩子们吃错的是什么药,如果是普通的维生素,可能多吃一两片不要紧。

可如果是我们不知道毒性的药物,或者明确对孩子有害的药物,要立刻催吐,家长可以拿一个筷子或者汤勺放进孩子舌根部,刺激他们的咽弓和咽后壁,产生反射性呕吐,让孩子吐出来,然后最好去一趟医院。

或者是我们可以在水里放几勺盐,很咸的盐水也能够引起呕吐反应,也能够产生催吐的作用,如果副作用非常明显的药物,建议我们带孩子去医院洗胃,这样是最保险的。

但总之,家里的药物最好放在一个小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这样最万无一失,对于家长来说,自己也要完全遵医嘱给孩子服药,切不可把成年人吃的药轻易喂给孩子。

医生来总结

总之,药物都是双刃剑,对于未发育完全的孩子来说,许多药物的副作用甚至远大于它们本身的药效,但是孩子本身危机意识很低,因此重点还是在家长自身。

参考文献

[1]管树军. 非处方药中儿童用药应注意的问题 [J]. 工企医刊

[2]鲁红,姚宇翠,李巧云. 儿童药源性疾病致住院的流行病学调查 [J]. 儿科药学杂志

[3]郑德福,刘家惠,刘常华等. 驱虫药糖在儿童群体驱虫中的作用 [J]. 现代预防医学

[4]朱含涌,李宝林,陈绍峰等. 儿童抗精神病药不良反应集中监测 [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 阅读:27

李可乐知识分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