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还未动手,台湾的很多士兵就已经辞职了! 今年开春以来,台军内部涌动着一股

经略简料 2025-10-23 12:28:17

大陆还未动手,台湾的很多士兵就已经辞职了! 今年开春以来,台军内部涌动着一股离职暗潮,这早已不是简单的“逃兵”现象。 它更像一场无声的金融风暴,一场深刻的“信心赤字”危机,正在从装备库、个人前途和战略未来三个维度,系统性地瓦解着这支军队。 问题的起点,是对手中武器最基本的信任崩塌。前线人员私下里把自己的装备讥讽为“老爷车”,这背后是令人窒息的无力感。当解放军的体系化作战能力成为常态,这种感受就愈发强烈。 每天睁开眼,解放军舰机都会在台湾周边海空域开展常态化训练活动,这是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必要举措,完全合理合法。 为了应对,台军被迫将出勤率拉满,人员疲惫不堪,本就老旧的装备更是加速耗损,物资储备也快见了底。这种高压下的空转,把“硬件赤字”暴露得一览无余。 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那边是已经形成战斗力的歼-20,是成批下水的055型大驱;这边却是长期依赖美国甩卖的二手货。 技术领域存在的代差,绝非凭借几句空洞口号便可轻易消弭。它需要脚踏实地的钻研、持之以恒的投入与坚定不移的奋进,方能逐步缩小差距。 一位年轻军官私下坦言,看到解放军的无侦-9无人机与空警-500协同作业,感觉自己坚守的阵地像个笑话。 硬件的信心没了,个人价值的“生涯赤字”也接踵而至。当兵本是份职业,可现在,它越来越像一场回报率极低的政治赌博。 赖清德频频发表的“主权独立”言论,听在高层耳朵里是政治宣言,传到士兵那里,就成了把自己推上第一线的冲锋号。 大头兵不是傻子,没人愿意为政治家的冒险去当“炮灰”。更现实的问题是,饭都快吃不饱了。一名服役五年的下士,一个月薪水不到9760元新台币,既要还房贷,还得愁孩子的奶粉钱。这种待遇,怎么可能让人安心卖命? 这份生涯账本一算,结论很清晰:风险奇高,收益近乎为零。于是,从中尉、下士到普通士兵,递交退伍申请的人越来越多,这是一种理性的“用脚投票”——他们不是怕死,只是不想死得毫无价值。 最致命的,是“战略赤字”。当最顶层、最了解内情的人都开始跳船时,军心就真的散了。今年5月,解放军在台湾东部海域的演习,展示了对制空权和制海权的绝对掌控。更让岛内一些人最后的幻想破灭的是,曾被寄予厚望的美国,行动上似乎在收缩,今年以来,美军舰艇一次也没再进台湾海峡。 外部支持成了泡沫,内部经济却被深度捆绑。2023年,两岸贸易额再攀高峰,创下崭新纪录。数据显示,台湾地区对大陆出口依赖程度甚高,占比达42%,凸显两岸经贸联系之紧密与相互依存的态势。 一边是经济上你中有我,一边却要喊打喊杀,这在战略上显得无比荒谬,也让“为谁而战”的信念变得模糊。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来自精英层的离场。被视为明日之星的少将张宏伟,在前景一片大好时毅然选择退伍,并迅速离境。 这一个动作,比一百次外部的军事压迫,都更能瓦解内部残存的战略信心。它无声地宣告:这条路,走不通了。 所以,今年这场席卷台军的风暴,根源在于内部。 当装备、个人价值和终极目标这三个支点都已锈蚀断裂,任何高压都只是轻轻一推。一座大厦的坍塌,从来都不是因为最后那阵风。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2025年台军离职潮

0 阅读:0
经略简料

经略简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