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的下场,很可能就是越南以后的下场,因为俄乌冲突爆发后,他们就能发现,不管背后有没有大哥撑腰,面对真刀真枪的较量,最终的苦果还是自己吞,这事儿放到亚太地区来看,比谁都焦虑的可能不是菲律宾,而是越南。毕竟,越南还真感受过一个小国硬杠大国的滋味。 俄乌这仗一打就是三年,乌克兰从“欧洲的大粮仓”变成了“欧洲的大战场”。 俄罗斯靠着军事优势,一点点把乌东四个州给占了,顿涅茨克、卢甘斯克那些煤矿和钢铁厂都落到俄罗斯手里了。 乌克兰的经济也垮了,GDP缩水了40%,人口从4400万一下子掉到不到3000万。 更坑的是,西方那些国家说好要帮忙,结果全是“画大饼”。 欧洲搞能源制裁,结果自己先受不了了。乌克兰就这么成了大国打架的“炮灰”。 这场仗让小国明白了,选边站队有多危险——乌克兰把安全寄托在北约身上,结果北约就把它当个挡箭牌,用来遏制俄罗斯,根本没把它当平等的伙伴。 乌克兰这教训,就像一记警钟,把越南那些外交官吓得手心直冒汗。 越南可不像乌克兰那么傻,它特别会“左右逢源”。 俄乌冲突一爆发,越南在联合国大会上对谴责俄罗斯的决议投了弃权票,既不得罪卖武器给它的俄罗斯,也不惹恼它最大的贸易伙伴美国。 这种“两边都不得罪”的本事,被越南领导人阮富仲说成是“竹子外交”——就像竹子一样,风一吹就弯,但怎么折都折不断。 不过,这种平衡可不是好搞的。越南81%的武器都得从俄罗斯买,2024年普京去越南,两国又签了国防合作协议。 美国呢,就通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卖飞机来拉拢越南,想把它拉进自己的“印太战略”里。 更微妙的是,越南在南海填岛造陆的面积都快赶上中国了,但它一直不敢跟中国正面硬刚——因为1979年那场自卫反击战,越南一个月就丢了中北部大片地盘,这教训太深刻了。 越南在南海填岛,看着挺疯,其实心里慌得很。2025年,越南在南沙群岛又填了8个礁盘,人工岛面积都快赶上中国了,还修了机场、弹药库这些军事设施。 但这种“以小博大”的赌局,其实是建立在三个特别不靠谱的假设上: 美国会来帮忙:越南让美国军舰来港口访问,还搞军事侦察,就想着美国能来撑腰。但美国在南海插手的成本可比在黑海高多了。 要是中越打起来,美国派兵的话,得面对中国岛礁上的基地、东风-26导弹这些立体打击,风险太大,美国未必敢。 填岛能改变现状:越南填岛面积是不小,但中国在南海天天巡航,岸基导弹也部署好了,越南的军事设施真打起来,可能就是第一批被打击的目标。 越南的慌,其实就是小国在大国博弈里不知道自己该咋办的困惑。 它既想靠填岛扩大点地盘,又不敢彻底得罪中国;既想靠美国来制衡中国,又怕变成“第二个乌克兰”。 越南的“滑头外交”可能能暂时平衡利益,但要是一直误判形势,以为靠美国就能在南海为所欲为,那等它的可能比乌克兰还惨—。 毕竟,中国的军费是越南的好几十倍,歼-20战机、055型驱逐舰这些,可不是几座人工岛能比的。 对于越南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别想着当“大国的棋子”,赶紧回到通过谈判解决南海问题的正道上。 现在这时代,有核武器和高超音速导弹,小国要是硬刚,就只能成为历史书里的反面例子。 就像竹子再韧,也经不住狂风一直吹,越南的未来,就看它能不能在风暴来之前,找到个安全的避风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