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以为很聪明,结果到头来一败涂地!乌克兰先是去打击俄罗斯的能源设施,没想到俄

运赛过去 2025-10-25 23:54:16

乌克兰以为很聪明,结果到头来一败涂地!乌克兰先是去打击俄罗斯的能源设施,没想到俄罗斯后发制人,对着乌克兰国内的各种基础设施进行打击,使得乌克兰现在陷入到水深火热之中,连基本的用电也是出现困难。 说起这场乌克兰和俄罗斯的拉锯战,能源这块儿成了双方较劲的焦点。乌克兰那边从今年夏天开始,就憋着劲儿用无人机去戳俄罗斯的能源软肋。8月份起,他们一口气搞了60多次打击,主要瞄准炼油厂和天然气处理厂这些关键节点。比方说,9月19日,伊尔斯基炼油厂挨了一记,着火了,产能暂时瘫痪;22号,伏尔加格勒炼油厂也中招,火光冲天,输出量直线掉;10月3日,克斯特沃电厂被无人机盯上,当地供电直接中断。这些行动让俄罗斯的炼油产能缩水了5%到7%,每天少处理上百万桶原油。乌克兰人算盘打得响,觉得这样能掐住俄罗斯的钱袋子,毕竟石油天然气是他们军费的大头,还直接供油给前线部队。情报显示,美国那边还分享了卫星数据,帮着锁定目标,让这些无人机飞得更远更准,深入俄罗斯腹地几百公里。 俄罗斯人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很快就反手一击,从9月底就开始密集轰炸乌克兰的能源网。9月18日,基辅附近的特里皮尔卡热电厂被导弹砸中,厂区大面积损毁,周边地区电力供应瞬间崩盘;10月1日,哈尔科夫和第聂伯罗的变电站挨了无人机群,成千上万户居民断电好几个小时;15日,西部乌克兰多处设施遭导弹雨,电网连锁反应,影响了上百万人的日常生活。俄罗斯国防部公开说,这些是针对乌克兰军事工业和能源目标的“对等回应”,用上了苏-34轰炸机和“伊斯坎德尔”导弹,外加上百架沙赫德无人机。10月9日到10日,一波“大规模”攻击波及基辅,爆炸声响彻夜空,次日全市黑灯瞎火;16日,又是300多架无人机加37枚导弹,专挑天然气站和水电站下手。乌克兰能源部统计,10月上旬就丢了60%的天然气产量,全国发电能力剩不到一半。 这下子乌克兰的日子难过了。进入10月中下旬,俄罗斯的攻势没停,21日切尔尼戈夫全城断电,靠应急发电机勉强撑着,水泵都停了,居民只能从井里打水;22日,哈尔科夫和顿涅茨克地区每天供电时长缩到4到6小时,医院手术室得用柴油机顶着,学校直接停课。乌克兰中央银行10月23日报告,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就是因为能源危机拖后腿,工厂生产线停摆,失业率蹭蹭上涨。国际能源署评估,乌克兰现在运营发电容量不到12吉瓦,峰值需求时勉强够用,冬天一到,供暖系统铁定扛不住。民众得靠烧木头或小煤炉过冬,空气污染加重,呼吸道病发案率预计翻倍。欧盟和美国扔了些发电机和援助,但运到边境时卡车排长队,实际到位没多少,远水救不了近火。 俄罗斯那边呢,虽然乌克兰的无人机戳中了痛点,但他们底子厚,恢复速度快。巴什科尔托斯坦和列宁格勒州的炼油厂中招后,很快就从哈萨克斯坦和中亚管道调油补上,10月下旬燃料短缺基本缓解。俄罗斯经济部数据,汽油价格只涨了3%到5%,远没到断炊的地步。相比之下,乌克兰的能源链条太脆,去年冬天就挨过类似打击,今年又来,修都修不过来。泽连斯基在10月24日和英国首相会面时直言,普京这是想制造人道灾难,让乌克兰冬天冻成冰棍儿。但现实是,乌克兰的远程打击虽解气,却把俄罗斯逼急了,后果反弹到自己头上。 这场能源战本质上就是互相掐脖子,乌克兰想通过不对称战术耗俄罗斯的血,但忽略了对手的反扑力道。俄罗斯的导弹库存深,空军覆盖广,一轮轮轰炸下来,乌克兰的防空系统吃不消,拦截率从90%掉到70%。国际观察家指出,这种打法加剧了平民苦难,乌克兰东部城市像马里乌波尔和斯拉维扬斯克,冬天供电本就紧张,现在更雪上加霜。联合国报告,10月以来,能源打击已导致上千平民伤亡,医院和学校成重灾区。乌克兰政府推了限电表和节能APP,但老百姓怨声载道,社交媒体上全是吐槽“天天蜡烛生活”的帖子。 长远看,这事儿暴露了乌克兰能源依赖西方的软肋。去年他们从欧盟进口电量占总供应的20%,今年冬天得翻倍,但边境输电线也老化,容量有限。俄罗斯则靠本土资源和盟友缓冲,经济韧性强。乌克兰的无人机部队如第14深击团虽立功,但生产链条也挨炸,补给跟不上。军事专家分析,俄罗斯的策略是“饱和攻击”,用廉价无人机耗乌克兰的昂贵导弹,性价比高。乌克兰若想翻盘,得靠更多西方武器如ATACMS,但美国国会那边犹豫,怕升级冲突。 总的来说,乌克兰开头那股子“聪明劲儿”没换来实惠,反倒把自己推到墙角。俄罗斯的能源底盘稳,乌克兰的电网却摇摇欲坠。

0 阅读:1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