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扔出一个重磅消息:乌克兰正打算签下一笔天价军购合同,要买25套美国的“爱国者”防空系统。 乍一听像是乌军要拿到 “终极防御武器”,可稍微算算账、翻翻看实战记录就知道,这哪是什么救命稻草,更像是场把国家拖进更深泥潭的豪赌、 一套 “爱国者” 造价超 10 亿美元,25 套就是 250 亿,还不算后续的导弹和维护,而这系统如今在战场上的拦截率已经跌到了 6%,这笔买卖从头到尾都透着不靠谱。 乌克兰 2024 年的 GDP 总共才 1400 亿美元左右,250 亿差不多是全国 18% 的年度经济总量,就算美国给贷款,利息和还款压力也能压垮这个打了四年仗的国家。 更别说 “爱国者” 是出了名的 “吞金兽”,每枚拦截弹单价超 400 万美元,俄军一次空袭能发射几十枚导弹和无人机,按 6% 的拦截率算,拦下来一枚得耗掉十几枚弹,一夜之间就能烧光上亿美元。 之前德国援乌两套 “爱国者”,光挪威资助的部分就花了 7 亿美元,25 套的开销简直是天文数字,乌克兰自己根本掏不起,最后还是得靠欧美输血,可现在西方对乌援助早就不如从前,这笔钱能不能凑齐都是个未知数。 再看这系统能不能顶用,乌克兰退役将领罗曼年科刚在 10 月爆料,“爱国者” 的拦截率从之前的 42% 跌到了 6%。 因为俄军给 “伊斯坎德尔 - M” 和 “匕首” 导弹做了软件升级,末段飞行时能灵活变轨,“爱国者” 根本锁不住。 5 月份基辅大空袭更暴露了致命问题,俄军搞饱和攻击,乌军一个 “爱国者” 阵地被彻底摧毁,发射了 13 到 16 枚弹也没拦住,最后只能靠高射炮硬扛。 泽连斯基想要 25 套,可就算全部到位,也架不住俄军的 “车轮战”,每套系统都有雷达、指挥车等配套设备,撤收速度慢。 俄军靠无人机定位后,用导弹精准打击,之前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州的阵地就是这么被端掉的,再多几套也只是多几个靶子。 更现实的是,美国根本供不上货,乌克兰现在手上的 “爱国者” 都是欧美凑的二手货,之前德国援乌两套还提了条件,得先保证自己的装备能补上。 25 套可不是小数目,就算美国全力生产,也得等个五六年,到时候战争早不知道打成什么样了,泽连斯基这会儿喊着要买,更像是给西方施压要援助的政治手段,而非真能落地的防御计划。 而且“爱国者” 太娇贵,乌军玩不转,一套系统得几十人操作,还得懂维护和数据校准,乌军士兵得去德国或美国培训好几个月。 之前有阵地被摧毁,就是因为操作人员经验不足,没能及时转移,25 套系统需要上千名熟练人员,乌克兰现在兵源都紧张,哪来这么多专业人才? 而且系统的零部件损耗快,得靠美方后勤补给,一旦运输线被俄军打击,坏了的 “爱国者” 就是一堆废铁,之前基辅空袭就出现过导弹打光、其他防空武器跟不上的窘境。 现在泽连斯基一门心思盯紧 “爱国者”,本质是陷入了 “武器崇拜” 的误区,他以为靠西方的先进装备就能逆转战局,却没看清乌克兰的真正短板。 没有自主生产武器的能力,全靠别人输血;防空体系支离破碎,各武器之间没法协同,财政濒临破产,根本撑不起长期的装备消耗。 就算西方真的凑钱交货,也挡不住俄军的技术升级和饱和攻击,反而会让乌克兰背上更重的债务,彻底沦为西方武器的 “试验场”。 国防安全的核心从来不是 “买最贵的”,而是 “建最适配的”,就像挪威搞电动车转型,不是只靠补贴,而是水电、基建、政策全配套。 乌克兰把国家的命运全赌在别人的装备上,这才是最危险的。
快讯!快讯!这次乌克兰又换了攻击目标,让俄罗斯彻底摸不着头脑了!乌克兰居然
【14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