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美军,韩国下决心了? 当地时间20日,李在明在出席国防工业发展研讨会时表示:即便在当前形势下仍有部分国民认为,韩国国防必须依赖外部力量,这一点难以认同。 这话明摆着是说给美国听的,未来可能不缴驻韩美军费用,甚至要美军缩减规模,表面看是韩国终于硬气了,要挣脱 “美国保护罩”。 李在明敢喊出 “自主国防”,底气首先来自兜里的钱和手里的订单,2025 年韩国国防预算已经涨到 66.3 万亿韩元,2026 年还要再涨 8.2%。 3400 亿人民币的盘子里,一大块都砸在了军用无人机、隐身技术这些尖端领域,更关键的是韩国军工出口早就成了气候。 2022 到 2024 年光是卖给波兰、罗马尼亚的坦克、榴弹炮就赚了 110 亿美元,现在还跑到加拿大推销潜艇,把军火当成经济增长的引擎。 这种 “靠卖武器赚军费” 的循环,让韩国有了跟美国谈条件的资本,毕竟以前得求着美国卖装备,现在自己能造 K9 自行火炮、KSS-Ⅲ 潜艇,甚至能给别人搞技术转让,腰杆自然硬了些。 但 “自主国防” 的核心,是要补上 “卡脖子” 的技术漏洞,现在韩国武器的国产化率看着有 70%,可关键材料和零部件还是依赖进口。 他们想得挺细,搞 “军民协同” 让民企牵头做无人机通信模组,给中小企业发补贴打破大企业垄断,甚至连维修设施都要同步配套建设,就是怕重蹈 “能造枪却造不了子弹” 的覆辙。 最现实的考量,还是驻韩美军这根 “鸡肋”,每年几十亿美元的分摊费用早成了韩国的负担,2025 年光是美军基地维护、士兵补贴就花了 1.2 万亿韩元,相当于韩国民生预算的 3%。 更憋屈的是 “指挥权” 不在自己手里,虽然平时防务自己管,但真到战时,韩国军队得听美军指挥,这种 “花钱买保护还没话语权” 的日子,老百姓早就怨声载道。 李在明喊 “自主国防”,一半是真要战略自主权,一半也是顺应民意,民调显示 62% 的韩国人支持收回战时指挥权,年轻人更是觉得“美军在反而招麻烦”。 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全是坑,首先是美军会不会“翻脸”?驻韩美军的 3.7 万人可不是摆设,是美国在东北亚的战略支点,真要缩减规模,美国肯定会在贸易、技术上给韩国穿小鞋。 最要命的是钱从哪儿来?8964 亿韩元的研发费、每年增长的国防预算,都得靠政府举债,2025 年韩国政府债务率已经到了 65%,再这么砸钱,民生福利就得缩水,老百姓迟早会不买账。 韩国要是只喊 “不缴美军费用”,却补不上技术短板,最后只会像加拿大当年一样妥协,但如果能像现在这样,一边搞零部件国产化,一边靠军工出口攒实力,说不定真能走出条新路。 现在不少人夸李在明 “有骨气”,但骨气得有实力撑着,韩国 2026 年就要启动大部分核心部件的研发,能不能在 2029 年前实现 85% 的国产化率,能不能让自己的装备体系脱离美军也能转,这才是关键。 要是技术跟不上,就算把美军骂走,最后还得求着美国卖武器,要是能真把军工底子做厚,就算美军在,说话也有分量。 说到底,李在明的 “自主国防” 不是终点,只是起点,这场豪赌的输赢,不看喊得多响,要看能造得多好,不看跟美国闹得多僵,要看自己的体系多扎实。 韩国要是能避开 “口号大于实力” 的坑,说不定真能闯出小国自主国防的新路子。
以前是美军方不想打仗,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想和中国打仗。现在不一样了,连五角大
【88评论】【13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