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中国正在迎来史上最大“退休潮”,目前全国约有1.47亿退休人员。而6

绾玉说 2025-10-20 20:29:40

据报道,中国正在迎来史上最大 “退休潮” ,目前全国约有1.47亿退休人员。而60~69岁的退休老人中,有将近45%想重返职场,实现再就业。 退休,并非终点:中国“银发打工人”的价值重塑与社会博弈 当下这个时代,正上演着一幕奇特的场景。一边,是不少年轻人高喊着工作太累,盘算着如何早点“躺平”;另一边,却是数量庞大的新退休群体,正积极地想要“返场”。 这绝非个例。当下,中国正面临着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退休潮。截至目前,全国约1.47亿人已光荣退休,手持退休证开启人生新篇。但吊诡的是,在60到69岁这批“低龄老人”中,竟有接近一半的人压根没打算彻底休息,他们还想重返职场。这种强烈的反差,绝非简单的个人选择,背后藏着深刻的社会议题。 很多人以为老人出来工作,就是因为“缺钱”。这话只说对了一半。一个两千多元的养老金,或许能保障基本生活,但面对子女肩上沉重的房贷,许多老人选择再出一份力。找一份社区保洁的工作,一个月能拿到1800元,这点钱对他们来说,是对家庭实实在在的支持。 但更深层的原因,是为了对抗退休后的“社会性死亡”。一下子从忙碌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社交圈瓦解,身份感失落,那种无所事事的空虚感,比身体的劳累更磨人。所以,重返工作不仅是赚点钱,更是找回节奏,重建社交,证明自己价值的一种方式。 于是,一个普遍的担忧浮现了:老年人再就业,是不是在跟年轻人“抢饭碗”? 这种看法,很大程度上是误解了当下的就业市场。老年人与年轻人求职时的心态可谓大相径庭。年轻人朝气蓬勃、勇往直前,而老年人则多了份沉稳与审慎,二者在求职心境上有着显著差异。他们有养老金托底,不是为了生存而拼命“内卷”。 他们选择的岗位,大多是保安、保洁这类年轻人不太愿意进入的服务性行业。而年轻人竞争激烈的赛道,比如IT、互联网,与老年人的就业市场几乎没有重叠。他们不是来搅局的,而是在填补劳动力市场的空缺,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补位”角色。 然而,他们想“补位”却困难重重,面前竖着好几堵看不见的墙。 观念上,整个社会还普遍认为,到了年纪就该颐养天年,出来工作是“瞎折腾”。企业这边,顾虑更多。他们怕老年员工出意外,担心承担不起责任风险,也怀疑他们的体力与精力能否跟上。这就造成了一个尴尬的局面:年轻人觉得求职难,而有经验、有热情的老年人却找不到工作,宝贵的人力资源就这么白白浪费了。 好在,破局的探索已经开始。一些社区开始尝试建立“银发人才市场”,专门为老年人和用人单位牵线搭桥。针对企业最为忧心的风险问题,专为老年人量身定制的“意外伤害险”正积极推广。这一举措如给雇主送上一颗定心丸,有效缓解其顾虑。 更进一步,各类培训课程纷至沓来。这些课程悉心教导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传授电商客服技能,助力他们紧跟时代步伐,融入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在北京、上海等地,甚至出现了“时间银行”这样的新模式,老人们通过社区服务存下“时间”,等自己需要时再取出来兑换照护服务,让价值实现了长远的循环。 不久之后,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将逾20%。届时,劳动力供给紧张态势将无可避免地凸显,成为亟待面对与解决的现实难题。如何盘活这股庞大的“银发人力资源”,关乎着我们每一个人的未来。 支持老年人再就业,不仅是让他们晚年生活更有意义、更有尊严,更是为整个社会的发展注入一股稳定而宝贵的存量力量。这需要政策、企业和社会观念共同转向,去创造一个对所有年龄段的劳动者都更公平、更友好的环境。

0 阅读:10
绾玉说

绾玉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