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命长不长,看走路就知道?走路时有5个表现,或与长寿无缘

医学原创故事会 2024-06-02 23:00:00

同样是两个六十岁的老人,其中一个走路时颤颤巍巍,别说迈大步了,就是迈小碎步都给人一种很不稳的感觉,仿佛马上就要摔倒一样,事实上,这个老人一年前中风后就一直遗留了活动障碍,现在处于康复阶段,所以走路也得小心翼翼,再来看另外一个老人,同样是六十岁,但是走路时精神抖擞,步态稳健,一天下来,走个六七千步没有问题。

单从走路就能看出来,究竟哪个老人更易长寿,答案是一目了然的。

都说,寿命长不长,看走路就知道,这其实并不夸张。

不妨来看一项研究。

发表在《柳叶刀—公共卫生》上的一项研究,通过对四大洲、近5万名受试者进行的15项研究荟萃分析发现,只要多走路都有助于长寿。

研究人员根据受试者每天平均步数的多少,将受试者平均分为四组,结果发现每天走5801步、7842步、10901步的人要比每天走3533步的人死亡风险分别降低40%、45%和53%。

走路,既有利于身体健康,也能客观反映身体的健康情况,走路时有5个表现,或与长寿无缘。

第一,走路时步态异常,十有八九是疾病来临

走路时步态很重要,一个健康长寿的老人,走路时步态往往是很稳健的,可如果走路时步态出现明显的异常,比如步态蹒跚,步态非常不稳,剪刀步态,共济失调,偏瘫步态,震颤步态等等,均需要警惕疾病的来临。

第二,走路时呼吸急促,严重的喉咙里还会出现异常的喘鸣

不要小看走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肺部,那么走路也会大受影响,一个健康的老人,走路时呼吸是非常平稳的,因为走路属于低强度运动,一般不会引起呼吸的不畅,反之,如果连走路时都呼吸急促,那么往往提示肺部出现了严重的病变,导致肺功能严重下降。

像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等,都可能影响日常走路。

第三,走路时出现异常的胸痛胸闷,甚至伴有心悸

如果一个老人的心脏不好,那么走路也会大受影响,比如罹患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病、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的老年人,往往心功能下降,心脏的射血量不足以维持走路的需求,那么在走路时也会出现异常的胸痛胸闷,甚至伴有心悸。

第四,走路时出现异常的头晕头痛,甚至伴有肢体麻木乏力

如果大脑不好,走路不可能走很稳,比如小脑如果出了问题,那么走路时会出现左右摇摆,找不到重心,如果中风了,由于一侧肢体的活动障碍,往往不能走路,或者走路很不稳。

走路时头脑清晰,没有异常的头晕头痛,也没有肢体的麻木乏力,走路才能更稳,相反,走路也会出现异常。

第五,走路时出现异常的关节疼痛

走路时,膝关节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膝关节出现异常,那么走路是很难完成的,年龄大了,骨质疏松、关节僵硬、关节退化等疾病,都影响着老年人,严重的则会影响走路。

4 阅读:2301

医学原创故事会

简介:我们是患者的暖宝宝,健康科普,有趣,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