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患上糖尿病?原来是“睡”出来的,早看早受益

医学原创故事会 2024-06-21 00:04:06

52岁的刘女士因为口干、多饮和多尿到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后确诊为2型糖尿病,医生给刘女士开了一个降糖处方,第一,要管住嘴,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一定不能再吃了,要不血糖是不可能控制好的;第二,要迈开腿,久坐不动,只会让你变得越来越胖,血糖自然也就会变得越来越高;第三,要坚持用药,争取把血糖控制达标;第四,一定要保持好的睡眠。

刘女士说,这三点自己都能做到,但是第四点,对自己来说很难。

原来,刘女士年轻时有长期熬夜的习惯,所以睡眠也一直不太好,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质量更差了,所以医生说一定要保持好的睡眠,对她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刘女士有这样的困惑,医生,难道睡得好不好,还会影响血糖吗?

医生点点头,这还真不是危言耸听,睡得好的人,血糖往往能控制的很好,而睡眠质量特别差的人,血糖往往容易升高。

不妨来看一项研究。

美国的一项发布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研究显示,糖尿病的发生不仅和不健康的饮食有关,还与睡眠直接相关,即使你吃的再好,睡眠不好也会引发糖尿病。

问题来了,这里所说的睡眠不好,究竟是指哪些情况呢?

第一,睡眠时间过少

这应该是大多数人面临的睡眠问题,很多人一晚上只能有四五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不容易睡着,睡着了又容易早醒,醒了以后再也睡不着,这是很多人遭遇的睡眠障碍。

其实,一个人最佳的睡眠时间是每天要保证在7-8个小时左右,如果你每天只有四五个小时的睡眠时间,那么睡眠肯定是不够的。

睡眠时间过短,很多人的感觉都是,因为睡不好,第二天的精神状态特别差,内分泌功能也容易紊乱,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长期睡不好,睡眠时间短,是很容易导致应激的,在应激作用下,身体里的各种有害激素就会分泌过多,对血糖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第二,睡眠时间过长

睡眠时间太短不好,那么睡眠时间过长好不好呢?当然也是不好的,有些人每天的睡眠时间可以达到9个小时甚至更多,有些人熬夜以后,往往一觉可以睡到第二天的下午,但是睡的时间越久,就越有这样的感觉,那就是整个人更加疲惫,内分泌也更易紊乱。

研究发现,睡眠时间过长(每晚大于8个小时)也会引起身体胰岛素抵抗,使血糖控制变差,从而诱发糖尿病。

第三,晚睡晚起

其实,最适合身体节律的是早睡早起,一般在晚上22点这个时间上床睡觉是最好的,很多人养成了长期熬夜的坏习惯,往往睡得特别晚,第二天为了补觉,又起来的特别晚,这样做很容易破坏生物钟的节律。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身体最需要的就是规律,规律越好,身体就越健康,身体各个器官的运转就越好,如果晚睡晚起,无疑破坏了生物钟的节律,那么就可能导致内分泌的紊乱。

第四,睡觉打鼾

很多人会说,医生,我每天是22点睡的,基本每天也能保证7-8个小时的睡眠,可为什么我的血糖还是控制不好呢?有些人由于特别胖,睡觉的时候打鼾很严重,主要原因是脖子粗,导致咽喉部狭窄,所以容易导致缺氧,这类人最易发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由于长期缺氧,患者在睡眠时会由于缺氧刺激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而使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引起糖原分解增加及糖异生作用增强,从而导致血糖升高。

现在再回头去看,你应该能够明白,为什么医生会建议刘女士一定要睡的好一点?2型糖尿病属于内分泌疾病,而只有睡得好才能促进内分泌的稳定性,很多人虽然长期睡眠质量不好,但从未重视,其实,如果真的存在睡眠质量不好,应该第一时间要医院就诊,以查找出导致睡眠不好的真正原因。

5 阅读:1918

医学原创故事会

简介:我们是患者的暖宝宝,健康科普,有趣,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