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大事了!2025年11月17日,俄罗斯联邦安全局一则通报炸了国际舆论:他们刚挫

天天纪闻 2025-11-20 10:15:55

出大事了!2025年11月17日,俄罗斯联邦安全局一则通报炸了国际舆论:他们刚挫败一起针对前国防部长、现任联邦安全会议秘书长绍伊古的暗杀行动,而这事儿往前倒几天,正是绍伊古公开批评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煽风点火”之后,这里面的门道可太值得说道了。   这可不是乌克兰第一次对俄罗斯高层下狠手了,自从俄乌冲突打起来,他们早就把暗杀当成了“非对称作战”的核心手段。   去年12月,俄军的基里洛夫中将在居民楼里被滑板车上的遥控炸弹炸死,手法和这次的花瓶炸弹如出一辙;今年4月,俄军总参谋部的莫斯卡利克中将更是被乌克兰特工库津用汽车炸弹送上了西天,事后泽连斯基还高调宣称这是“清除行动”的战果。   就连绍伊古自己,这两年也躲过好几次追杀:2023年无人机偷袭他的视察行程,2024年初有人想在他的座驾上装炸弹,今年9月还有特工伪装成老妇想靠近他,每次都靠着严密安保捡回一条命。   为啥乌方非要跟绍伊古死磕?这就得说说他在俄罗斯的分量了。虽说2024年从国防部长调任联邦安全会议秘书,但他还是普京最信任的心腹,手里攥着国家安全和军事战略的决策权。   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是他主导俄军快速部署拿下地盘;俄乌冲突爆发后,又是他牵头把俄军从115万扩到150万,还逼着军工企业把无人机产量翻了53倍,连“匕首”高超音速导弹都是在他任上列装的。   对乌克兰来说,干掉绍伊古不仅能拔掉“眼中钉”,更能创下冲突以来暗杀俄高官的最高纪录,既能振奋士气,又能震慑俄高层,简直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可他们忘了,绍伊古刚在11月初还去中国参加了战略安全磋商,中俄刚达成新的安全协作共识,这时候动他,无疑是在挑战俄罗斯的底线。   再说说那桩“巧合”——暗杀前几天绍伊古刚痛批日本首相高市早苗。11月13日绍伊古接受采访时就没给面子,直接说高市早苗搞“历史修正主义”,一边喊着要“俄日关系正常化”,一边跟着美国反俄制裁,纯属“言行不一”。   他还戳破了日本的本质:“根本算不上美国的盟友,就是个附庸”。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日本自从2024年把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叫成“被俄非法占领”后,俄日关系早就降到了冰点,俄罗斯前几天刚宣布禁止30名日本人入境,双方正剑拔弩张。   虽然目前没证据说日本跟暗杀有关,但乌克兰选在这个节点动手,难免让人怀疑是不是想搅浑水,借绍伊古的死挑动俄日矛盾,给自己找个“新帮手”。 不过乌克兰这步棋走得实在冒险,简直是在给俄乌冲突火上浇油。   要知道11月中旬的战场早就打得白热化了:乌克兰刚用“火烈鸟”导弹炸了俄罗斯的热电厂,还无人机偷袭了油库;俄罗斯转头就用“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和两百架无人机把基辅炸得一片漆黑。   这时候搞暗杀,无异于给俄罗斯递了个“报复的理由”。之前乌克兰杀了莫斯卡利克,俄军立马炸了乌克兰的情报机构驻地;这次敢动绍伊古这种级别的人物,要是真成了,普京恐怕得把基辅的指挥中心翻个底朝天。   更值得琢磨的是,这场暗杀暴露了俄罗斯安全体系的漏洞。接连有中将、科学家被暗杀,连绍伊古的行程都能被摸得这么准,说明乌克兰特工已经能渗透到莫斯科核心区了。   这次全靠安全局反应快,要是晚一步,后果不堪设想。但反过来看,俄罗斯的反制手段也在升级,从这次“人赃并获”的效率就能看出来,他们对乌克兰情报网络的监控早就加码了。   说到底,乌克兰搞暗杀本质是“打不过正规战的无奈之举”。正面战场打不赢俄军的导弹攻势,就想靠偷摸摸的“斩首”战术搅乱局势。可这种玩法非但赢不了战争,反而会把冲突拖进更黑暗的深渊——你暗杀我的高官,我就炸你的指挥中心,最后只会陷入“以血还血”的死循环。   绍伊古这次死里逃生,与其说是俄罗斯的“幸运”,不如说是给俄乌双方都敲了个警钟:冲突的红线已经快被踩破了,再这么闹下去,谁都别想全身而退。 至于日本那边,高市早苗被绍伊古骂完没几天就出了这事儿,就算没直接参与,也难免被人怀疑在背后“递话”。   毕竟日本跟着美国反俄这么久,又是制裁又是喊着要“收回北方四岛”,早就把俄罗斯得罪透了。现在绍伊古逃过一劫,俄罗斯说不定正盯着日本的动向,要是查出半点关联,俄日关系怕是要彻底凉透。   总的来说,这场未遂的暗杀就是俄乌冲突的一个缩影:正规战打不动,就玩阴的;军事上占不到便宜,就想靠搞掉对方核心人物找补。可历史早就证明,靠暗杀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仇恨越积越深。   接下来就看俄罗斯怎么报复,乌克兰又会不会再搞出更出格的动作——这盘棋,怕是要越来越难下了。

0 阅读:55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