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刚给联合国交完2025年会费,50多亿,肉疼,没想到这么多!10月初联合国又

天天纪闻 2025-11-04 14:55:14

中国刚给联合国交完2025年会费,50多亿,肉疼,没想到这么多!10月初联合国又来跟中国要钱了,否则联合国只能裁员!10月底我们就全额打款6亿857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50多亿。   联合国秘书长副发言人哈克这次还特意用中文说了声“谢谢”。他这么客气不是没道理的,因为联合国现在的钱包确实挺瘪的。   先得弄明白这 50 多亿是怎么算出来的,总不能是联合国随便开口要的。联合国的会费有套明确的规矩,核心是 “支付能力原则”,每三年审查调整一次,主要看各国的国民收入总值,经济总量越大,分摊的比例就越高,同时还设了 22% 的上限和 0.001% 的下限,防止单个国家负担太重或太轻。   中国现在是联合国第二大会费分摊国,分摊比例占到 20%,仅次于美国的 22%,比排第三的日本(6.93%)高出一大截。   这比例不是凭空定的,是跟着中国经济发展走的,早年间中国的分摊比例还不到 3%,这些年随着经济总量在全球占比提升,比例才一步步涨上来,这本身也是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直接体现。   再看看联合国现在的日子有多难,就知道这 50 多亿为啥这么关键。10 月初联合国就急着催会费,明说再收不上来就要裁员了,这话可不是吓唬人。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 10 月 17 日直接发出警告,要是会员国不按时足额交钱,联合国就得面临 “破产危机”。   截至 9 月底,联合国才收到 2025 年度摊款的 66.2%,比去年同期的 78.1% 少了一大块,就算已经砍掉近 6 亿美元开支,到年底还是可能出现超过 4.5 亿美元的赤字,几乎要把流动资金储备耗光。   更要命的是,这危机还不是一时的,不仅影响 2026 年,连 2027 年都得受牵连,到时候可能要给会员国退还 6 亿美元抵扣款,差不多占预算的 20%,古特雷斯直言这意味着联合国要走向破产。   为了省钱,联合国早就打算好了狠招:削减 20% 的预算,还要裁员 6900 人,占到员工总数的五分之一,连难民救济、妇女权益保护这些关键机构都得跟着压缩开支。   在这种节骨眼上,中国的全额缴费简直是雪中送炭。10 月底,中国干脆利落地把 6 亿 8573 万美元全额打了过去,这可是笔实打实的 “巨款”。   哈克在记者会上特意点出中国是 “最新一个全额缴纳常规预算会费的会员国”,紧接着就用中文说了 “谢谢”,还强调 “每一笔足额缴款都至关重要,中国的行动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   联合国甚至专门做了视频,就三个字:“谢谢,中国!”,这份重视劲,在联合国的日常表态里可不常见。   可对比之下,该交钱的国家里,有人却迟迟不露面。美国作为第一大会费分摊国,本该承担 22% 的份额,却成了最大的 “老赖”,截至今年 1 月就拖欠了 15 亿美元,到现在连 2024 年的欠款都没结清,累计拖欠总额已经超过 30 亿美元。   有记者问哈克,美国政府 “停摆” 是不是影响缴费了,哈克直接戳破:“这是两回事,缴纳会费是条约规定的义务,所有成员国都必须履行”,言下之意再明白不过 —— 拖欠就是没履行义务,跟国内是否停摆没关系。   说白了,联合国的财政危机,根子就在这些会费大国长期欠费上,中方代表之前就点破过这个关键问题。   可能有人会问,50 多亿不是小数目,肉疼归肉疼,可这钱花得值吗?答案是肯定的。联合国虽然常有争议,但作为全球最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很多事离了它还真不行。   不管是维和行动维护地区稳定,还是人道援助救助战乱饥荒中的难民,或是应对气候变化、防控传染病这些全球性挑战,都得靠联合国牵头协调,而这些工作全得用钱支撑。   中国足额缴纳会费,不只是履行条约义务,更是用实际行动支持联合国发挥作用,毕竟当今世界的诸多问题,恰恰是因为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没得到贯彻执行,而不是联合国本身没用。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做法和那些长期欠费的国家形成了鲜明对比。截至 10 月 15 日,虽然有 141 个会员国足额缴了费,但核心大国里只有中国始终保持着及时足额缴纳的纪录。   这种担当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 别人在拖欠的时候,中国拿出真金白银,既帮联合国解了燃眉之急,也用行动维护了国际组织的权威性。哈克的那声中文 “谢谢”,既是谢这笔钱,更是谢这份在困境中的支撑。   这 50 多亿的会费,疼是真的疼,但值也是真的值。它不是一笔简单的 “保护费”,而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应尽的义务,是维护全球治理体系的必要投入。   联合国现在的财政困境提醒着所有会员国,国际组织的运转靠的是共同担当,而不是 “搭便车”。中国这次全额缴费,就是用实际行动证明,大国担当从来不是喊口号,而是说到做到。这声 “谢谢” 的分量,可比 50 多亿背后的数字,重多了。    

0 阅读:1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