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让所有的美国导弹打不到中国!他是继钱学森以来,国家非常重视的人才,连美国人都

微笑着前行 2025-11-16 11:14:45

我要让所有的美国导弹打不到中国!他是继钱学森以来,国家非常重视的人才,连美国人都非常忌惮他,他就是我国著名的“反导专家”陈德明! 陈德明高考那年,看了部电影叫《飞向太平洋》,里面火箭升空的场面让他热血上头,从此就铁了心要搞航天。进了学校,学的是航天动力学和飞行试验专业,成绩一直拔尖,毕业时导师想留他教书,他二话不说拒绝了,直接入伍去了西北的导弹基地。 陈德明出生于湖南常德的一个普通农户家庭,年少时亲眼见过家乡因国防力量薄弱而面临的安全感缺失,这让他对“守护”二字有着格外深刻的体悟。电影《飞向太平洋》展现的我国远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的壮举,不仅点燃了他的航天梦,更让他意识到,只有国家拥有强大的国防利器,才能真正守护家园安宁。 1989年,陈德明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放弃了留校任教的安稳环境,主动请缨奔赴西北戈壁。那里的导弹基地远离城市喧嚣,常年风沙肆虐,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甚至连基本的淡水供应都时常紧张,但他从未有过丝毫动摇。因专业功底扎实,他很快被分配到核心试验岗位,参与导弹飞行试验的关键技术工作。 反导系统被誉为“国防盾牌”,技术难度极高,当时全球仅有少数国家掌握相关核心技术,且对我国实行严格的技术封锁。陈德明深知,要实现“让美国导弹打不到中国”的目标,必须走出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他带领团队从最基础的理论研究做起,白天泡在试验场记录数据,夜晚查阅海量资料推导公式,常常连续数周连轴转。 在一次关键试验中,导弹飞行轨迹出现异常偏差,团队连续攻关数日仍未找到症结。陈德明顶住压力,重新梳理所有试验数据,逐一排查可能存在的问题,最终发现是某核心部件的参数设计与实际工况不匹配。他带领团队连夜调整方案,优化技术参数,最终成功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为后续试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年来,陈德明始终坚守在反导试验一线,带领团队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先后参与多项重大国防科研项目,主导完成了多次反导拦截试验。他提出的多项创新理论和技术方案,被应用于我国反导系统的研发与建设,大幅提升了我国国防反导能力,让我国成为少数具备中段反导拦截技术的国家之一。 美国人对他的忌惮,源于他所带领团队取得的技术突破打破了全球反导领域的格局。他的坚守与付出,不仅诠释了一名国防科研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更彰显了中国科研人员自主创新、为国铸盾的坚定信念。从钱学森到陈德明,一代代航天人、国防科研工作者薪火相传,用智慧和汗水筑起了国家的安全屏障。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37

评论列表

清北送达邬老师

清北送达邬老师

2
2025-11-16 11:48

保密啊。

微笑着前行

微笑着前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