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刑期”已到!如果中美达成协议,荷兰将是第一个被美抛弃的国家。 中美两国在

娱妮相约娱乐 2025-10-28 12:49:47

荷兰“刑期”已到!如果中美达成协议,荷兰将是第一个被美抛弃的国家。 中美两国在吉隆坡经贸会谈后达成初步共识,世界两大经济体的贸易关系呈现缓和迹象。 然而在这暖流之下,荷兰却感到阵阵寒意。 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近期提出的访华请求未能获得中方积极回应。 商务部国际谈判代表李成钢表示双方将履行国内批准程序,这句话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大国利益平衡。 曾经以海上马车夫闻名世界的荷兰,如今面临成为大国博弈牺牲品的风险。 当美国寻求与中方在更广泛领域达成妥协时,荷兰的特殊利益很可能被华盛顿抛在脑后。 这种情况并非没有先例,在全球化浪潮中,一些小型发达国家曾因盲目选边站队而付出沉重代价,现在的荷兰似乎正在重蹈覆辙。 九月末,荷兰政府做出了一项引发全球半导体行业震动的决定。 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对中资企业安世半导体下达部长令,要求该公司及其全球30个主体在一年内不得进行任何涉及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的调整。 随后,荷兰企业法庭进一步裁决,暂停闻泰科技创始人张学政在安世半导体的职务,同时将公司股份交由第三方托管,并任命一名拥有决定性投票权的外籍董事。 荷兰政府解释这一行动时引用了一项颁布于70多年前冷战时期的《商品供应法》,该法律旨在紧急情况下确保关键产品供应。 然而,法庭文件显示,美国6月份曾与荷兰外交部会晤,明确要求更换安世半导体的中国籍管理层。 美方甚至暗示“撤资需要时间,可以理解”,暴露了其最终目标可能是迫使中资完全退出安世半导体。 尽管荷兰政府声称这是独立决定,但时机选择令人玩味。 美国商务部于9月29日发布新规,将对“实体清单”企业的限制扩展至其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 而安世半导体的母公司闻泰科技在2024年12月已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 新规出台后仅一天,荷兰政府就于9月30日对安世半导体采取了行动。 英国《金融时报》和美国彭博社分析认为,这一系列事件的背后是美国的压力与威胁。 美国政府曾向荷兰方面明确表示,如果安世半导体想获得豁免,就必须替换其中国籍CEO张学政。 安世半导体生产的芯片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和消费电子产品,是全球最大的二极管和晶体管供应商之一。 该公司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占据重要位置,尤其在欧洲汽车产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安世半导体事件发生后,欧洲企业普遍感到担忧。 德国《商报》引用供应链风险分析公司报告指出,欧洲所有航空航天与国防领域企业均使用产自中国的安世半导体芯片。 跨行业来看,近九成欧洲龙头企业都从安世半导体在中国的生产基地采购芯片。 这种紧密的供应链关系意味着,荷兰政府的干预措施可能对欧洲自身产业造成严重冲击。 中国欧盟商会谴责荷兰政府的行为是“由地缘政治算计驱动的现代经济强盗行径”。 这一评价出自欧洲自家商业机构,凸显了荷兰行动在欧洲内部也存在争议。 荷兰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亚历山大·费雷拉·戈麦斯指出:“这一事件必须放在全球半导体地缘政治的大背景下来看。政府动用一项自诞生以来从未真正被使用过的法律,确实令人意外。” 现在,荷兰首相斯霍夫表示政府正全力推动问题解决,并已与中方和多个欧盟成员国进行磋商。 然而,中美关系的微妙变化,使得荷兰处于更加困难的境地。 美国不会因为荷兰的利益而改变与中国的谈判策略,而荷兰已经深刻意识到——在大国博弈的棋盘上,小国往往是最先被牺牲的棋子。

0 阅读:3

猜你喜欢

娱妮相约娱乐

娱妮相约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