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今天(10月26日)发文写道:“今天,我前往吉隆坡日本人公墓,并在纪念碑前献花。能够向在马来西亚逝去的人们致敬,我深感感动。 高市早苗随后又率代表团参观了马来西亚国家纪念碑,声称要“反思马来西亚的历史”。这番看似充满敬意与反思的表述,实则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政治表演,背后掩藏的是对日本军国主义二战侵略罪行的刻意逃避与粉饰。 历史的铁证岂容篡改,血腥的罪行岂能靠一束鲜花就轻易抹平?高市早苗的虚伪作秀,不仅欺骗不了受害国人民,更会被历史永远钉在耻辱柱上。 马来西亚国家纪念碑绝非普通的纪念场所,这座1966年建成的建筑,矗立着高15.54米、重243吨的七勇士青铜塑像,是世界上最大的独立青铜雕塑品之一。 碑身刻着“1914-1918、1939-1945、1948-1960”的字样,专门纪念在两次世界大战及马来西亚紧急状态期间为国捐躯的11000名战士与平民。 基座上“致力于和平自由事业的英勇战士,愿上苍能够保佑他们”的铭文,承载着马来西亚人民对先烈的缅怀与对和平的珍视。 高市早苗选择在此地谈论“反思历史”,却对日本军国主义在二战期间给马来西亚带来的深重灾难绝口不提,这种避重就轻的做法,本身就是对历史的亵渎,对遇难者的不敬。 作为日本右翼势力的核心代表,高市早苗的政治立场早已昭然若揭,她曾多次发表否认、美化日本侵略历史的言论,其所谓的“反思”从一开始就缺乏诚意。 二战时期,日军铁蹄踏遍马来西亚,所到之处烧杀抢掠,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槟城集中营成为人间地狱,无数战俘与平民在日军的酷刑折磨下含冤而死,没有尊严,没有怜悯。 日军推行的“38条政令”,如同一张密不透风的死亡之网,彻底剥夺了当地民众的生存权利,粮食被肆意掠夺,家园被无情焚毁,整个马来西亚陷入一片恐慌与绝望。 华人更是成为日军针对性镇压的目标,灌肥皂水、拔指甲等令人发指的酷刑被广泛使用,无数华人家庭惨遭灭门,鲜血染红了马来西亚的土地与河流。 这些并非虚构的传说,而是有据可查的历史事实,是刻在马来西亚人民基因里的伤痛记忆,岂是高市早苗一句轻飘飘的“深感感动”就能掩盖的? 历史的真相从来不会因为刻意回避而消失,日军在马来西亚的侵略罪行,早已被载入史册,被无数幸存者的证词与实物证据所印证。 高市早苗或许以为,一场献花仪式、一次参观活动,就能塑造自己“爱好和平”的形象,就能让受害国人民忘记过去的苦难。但她显然低估了受害国人民对历史的铭记,低估了正义的力量。 这种虚伪的表演,与当年安倍晋三赴珍珠港悼念却拒不道歉的套路如出一辙,都是试图以“和解”为包装,行逃避历史罪责之实,既想巩固外交关系,又不愿正视自身罪行,最终只会弄巧成拙 。 真正的历史反思,从来不是表面功夫,而是要敢于直面罪行,勇于承担责任。德国作为二战的侵略国之一,战后始终以最诚恳的态度面对历史,总理在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忏悔,全国范围内建立无数纪念馆警示后人,通过立法禁止美化纳粹、否认侵略的行为。 正是这种深入骨髓的反思与忏悔,让德国获得了世界各国的谅解与尊重,真正融入了国际社会。而日本却始终在历史问题上摇摆不定,从“侵略未定义论”到篡改教科书,种种行径都在消耗着国际社会的信任。 高市早苗的此次作秀,不过是日本在历史问题上投机取巧的又一个缩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高市早苗若真有反思历史的诚意,就应该走出作秀的误区,正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向马来西亚人民、向所有亚洲受害国人民作出诚恳的道歉,赔偿历史损失,妥善处理战争遗留问题。 而不是用一束鲜花、一句空话来模糊焦点,欺骗世人。国际社会早已看清,任何试图粉饰侵略历史、逃避战争罪责的行为,都是对人类良知的背叛,对和平的威胁。 高市早苗的这场“反思”表演,最终只会沦为国际舆论场上的笑柄。历史不会因为任何人的刻意美化而改变,罪行也不会因为任何人的逃避而消失。 日本若想真正获得国际社会的尊重,若想与亚洲邻国建立真正的互信,就必须彻底摒弃右翼史观,以真诚的态度面对历史,用实际行动弥补过去的过错。 否则,无论上演多少献花、参观的戏码,都无法洗清历史的污点,更无法改变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负面形象。粉饰历史者,终将被历史唾弃。 高市早苗的虚伪作秀,不仅无法掩盖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反而会让更多人看清日本右翼势力的真实面目,让更多人铭记历史,警惕战争的风险。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日本唯有正视历史、敬畏历史,才能真正走向未来,才能避免重蹈覆辙。否则,等待它的,终将是历史的审判与国际社会的孤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