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撒切尔”来了!高市早苗无视警告,上台第一把火就烧向中国。日本终于有了自己的

纸上点将 2025-10-24 19:47:19

日本“撒切尔”来了!高市早苗无视警告,上台第一把火就烧向中国。日本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位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但可惜的是高市早苗的局限性不容忽略。 日本政坛在2025年秋季经历剧烈震荡。石破茂内阁上任仅386天,便因参议院选举惨败和党内分裂而集体辞职。这次选举,自民党席位跌至不足半数,公明党退出联盟,维新会趁势崛起。10月4日,自民党总裁选举中,高市早苗以微弱优势胜出,185票对156票击败小泉进次郎。临时国会首相指名选举随之展开,她在众参两院均获多数支持,成为日本宪政史上首位女性首相。这一更迭源于岸田文雄时期遗留的安保法案争议和经济低迷,出口额同比下降5.2%,制造业订单锐减。台海局势紧张进一步加剧日本的外部压力,自卫队基地警戒级别上调。高市早苗的上台,标志着自民党保守派势力回潮,她迅速与维新会结盟,组建联合政权,以稳固少数派政府基础。这次转变并非偶然,而是日本在中美博弈中寻求新定位的产物,经济刺激与同盟强化成为其施政双轮。 高市早苗的政治生涯横跨30年,从重金屬鼓手到安倍晋三亲密盟友,她一直是党内鹰派代表。她公开视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为偶像,欣赏其强硬作风和经济刺激主张。高市早苗主张将自卫队更名为“国防军”,推动军队化进程,并在涉台议题上频频发声,否认南京大屠杀历史,渲染“中国威胁论”。她的保守立场鲜明,反对女性保留婚前姓氏和同性婚姻,强调传统家庭价值观。这种右翼底色让她在党内积累支持,却也暴露明显局限。相比撒切尔夫人的市场化改革,高市早苗的经济政策更偏向财政扩张,计划降低汽油税并援助亏损企业,这可能加剧日本债务负担,已超GDP的250%。她的外交观高度依赖日美同盟,缺乏独立性,在中美对抗加剧的背景下,这种倾向限制了日本的战略空间。高市早苗的崛起映照日本保守主义的延续,但其鹰派标签也让她难以赢得亚洲邻国信任,执政基础脆弱,联合维新会的协议随时可能生变。 就任后首场记者会于10月21日晚在首相官邸举行,高市早苗直奔经济和外交两大领域表态。经济部分,她承诺推出新政策应对物价上涨,优先调整税收和补贴,在内阁会议上审议框架,但未给出具体预算或期限,仅泛泛提及刺激消费拉动增长。这与日本当前通胀压力形成对比,中小企业就业受出口关税冲击,援助基金设立虽有承诺,却行动导向不足。外交表述则更具针对性,她重申日美同盟为核心,计划尽快与特朗普总统会晤,加深互信,涵盖情报共享和联合演习。针对中日关系,她强调维护地区稳定,却隐含警觉,优先突出美日韩三边机制潜力。这种表态忽略了潜在风险警告,直接释放对华强硬信号。 高市早苗的站队选择深刻影响中日关系格局。美国仍是其外交锚点,特朗普近期公开表态将于10月27日至29日访日,与高市早苗举行首脑会谈,并觐见天皇。日方已公布行程,美日将协调安保议程,日本承诺增购美制装备。这次访问聚焦印太框架,日本经济安全保障大臣小野田纪美将参与讨论,强化三边协作。高市早苗积极响应特朗普的“施压”,而非冷处理,凸显其对美让步。相比之下,中日关系上限已定,历史问题和涉台议题成为红线,北京明确要求日方反省侵略历史,在军事领域谨言慎行。 韩国总统李在明的务实外交与高市早苗形成鲜明对比。李在明上任后推行国家利益优先路线,均衡发展与美日俄关系,在半岛事务上缓解军事紧张。他强调韩美同盟基础,却寻求外交多元化,避免选边站队。在中美角力中,李在明巧用杠杆,深化对华友好,如出席亚太经合会议时派特使团示好。高市早苗的公开站队则加速美日韩一体化,韩国难以完全脱离原有轨道。李在明虽有缓和信号,却需顾及同盟底线,日本的对比压力增大。东北亚安全环境随之变化,高市早苗的同盟押注迫使李在明放下幻想,韩国对华举措受时限限制。这注定区域合作复杂化,日本强化三边机制,可能影响中韩经贸,日本对韩协调意图虽有,却以美日为核心。高市早苗的举动间接推高地缘风险,我国面对的局面趋于严峻,需要审慎应对这种连锁效应。 台湾国民党主席郑丽文的上台,为两岸关系注入不同变量。郑丽文以黑马姿态当选,获党内过半票数,她从学运出身的前民进党员,转向主张中国人认同,推动温和亲中形象。习近平致电贺其当选,期待两党坚持共同政治基础,促进发展与统一。郑丽文表示,若赴大陆愿推动和平合作,这与高市早苗的涉台强硬形成反差。高市早苗多次在台湾问题上大放厥词,支持“台独”势力,而郑丽文的世代交替路线强调党内改革,代表国民党战斗派崛起。我国对郑丽文抱有较大期待,她可能化解两岸歧见,推动经贸合作。

0 阅读:42

猜你喜欢

纸上点将

纸上点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