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战略专家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如果中国继续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俄罗斯可能要

映天真 2025-11-22 17:16:27

俄罗斯战略专家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如果中国继续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俄罗斯可能要“重新考虑方向”,这不就是变相在说“中国不够意思”吗? 俄罗斯战略专家索科洛夫在采访中曾直言,如果中国继续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俄罗斯可能要重新考虑方向。这话听起来有点酸溜溜的,像是抱怨中国支持不够到位。可仔细想想,这反映了俄罗斯的一些焦虑,却也暴露了对中国立场的误读。中国一直强调和平解决,不偏不倚,这不是冷眼旁观,而是负责任的大国态度。 索科洛夫这个人,在俄罗斯国际事务圈子里挺有分量。他长期研究欧亚安全问题,写过不少相关报告,也常在会议上发言。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是他的工作单位,那是个专注地缘战略的智库。他对全球格局有自己的看法,但这次言论把中国中立解读成不支持,似乎忽略了实际合作的事实。 俄乌冲突打到现在,俄罗斯面临西方压力,经济上需要伙伴。中国作为邻国和贸易大国,自然成了重要对象。可中国中立原则是明确的,不参与冲突,不提供武器援助,而是推动对话。这符合中国一贯的外交方针,维护地区稳定。 从中亚地区看,中国中立其实帮了忙。中亚五国原来跟俄罗斯关系紧密,有关税同盟和集体安全条约。可冲突爆发后,这些国家开始多元化合作。中国投资中亚,今年上半年增长明显,涉及能源和基建项目。比如中吉乌铁路,已经开工,货运测试顺利,这让中亚货物更容易进入中国市场。 俄罗斯精力放在战场上,中亚这边顾不过来。中国填补空白,不是抢地盘,而是提供选项。中亚国家想多条腿走路,中国支持这种平衡发展。这不影响中俄关系,反而稳定了欧亚大陆。 北极航道也是个例子。冲突后,俄罗斯其他海路受阻,东北航道成了重点。今年上半年货运量涨了不少,主要运液化天然气和矿产到中国。中国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帮助航道开发。同时,中国跟北欧国家谈环保和科研,不排斥多方合作。 这种做法让俄罗斯受益,却被索科洛夫视为不坚定。其实,中国中立就是不站队,合作基于互利。俄罗斯想独占航道利益,中国则追求共享,这才是长远之道。 能源合作更能说明问题。原来俄罗斯能源大头卖给欧洲,占天然气40%、石油30%。冲突后,欧洲转向美国和中东,从俄进口降到12%。中国接手不少,今年从俄进口原油超1亿吨,占俄出口45%,天然气也涨28%。 中俄东线管道输气量创新高,这稳住了俄罗斯经济。中国没把所有资源押在一处,还从沙特、伊拉克买油,甚至对欧洲出口液化天然气,上半年涨15%。这确保中国能源安全,不是单纯给俄罗斯输血。 说到底,中国中立有实际行动。中俄贸易额今年突破2300亿美元,中国连续多年是俄罗斯最大伙伴。铁路、管道项目推进,帮助俄罗斯渡过难关。在联合国,中国多次呼吁停火谈判,推动和平进程。  

0 阅读:101

评论列表

阿龙

阿龙

1
2025-11-22 19:07

这是你们斯拉夫民族的家事,不关我事!!!

猜你喜欢

映天真

映天真

感谢大家的关注